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其二》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历数更端后,英雄崛起间。

子真逃谷口,角里老商颜。

德共三槐远,名堪五柳攀。

知贤惭拙守,论撰幸藏山。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逃离世俗纷扰的向往之情。

"历数更端后,英雄崛起间。"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空背景,历史的轮回中英雄辈出的时刻,但诗人的关注点并不在热闹的世事,而是在于隐逸自适的生活态度。

"子真逃谷口,角里老商颜。" "子真"通常指的是道家或隐者中的高人,这里的"逃谷口"表现了对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追求。而"角里老商颜"则透露出一位年龄已高、面容枯槁的商人在角落中静坐,可能是对世事的一种超然与淡泊。

"德共三槐远,名堪五柳攀。" "三槐"和"五柳"常被用来象征隐逸之士,这里通过"德共"和"名堪"强调了这些自然景物所承载的道德与声誉,以及诗人对它们的情感寄托。

"知贤惭拙守,论撰幸藏山。" "知贤"指的是识别贤能之士,而"惭拙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平庸、不愿多事的态度。最后一句"论撰幸藏山"则是对归隐生活的一种自我安慰和庆幸,似乎在说即便才华未被世人赏识,也满足于在山中写作和守护这份清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一种超脱红尘、自在飞扬精神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金坛宋氏自怡轩

白云生何许,萌芽自山石。

厥初仅毫末,须臾大充斥。

蔓延塞虚空,日月为昏匿。

或时为霖雨,庶类蒙润泽。

或随飘风散,起灭竟无迹。

相缘千万变,发色黑青赤。

畸人饬栋宇,远俗喜幽阒。

开轩纳高旷,抚玩自怡怿。

人情慕富贵,驱逐不暂息。

转盼失故常,在己何所得。

上下数千载,往事犹历历。

于焉服圣训,无用苦沈溺。

昔年陶隐居,常作帝王客。

挂冠神武门,作诗写胸臆。

超然处物外,可谓且贞白。

何以企若人,鞠躬修道德。

(0)

送豫章熊太古兼寄苏伯修参政

豫章有家学,礼乐不见收。

为养不择禄,凄凉向炎州。

揽结桂树枝,谁为玉雪谋。

十年一再见,我老君白头。

古剑光陆离,系以珊瑚钩。

激昂文史间,未愧班马俦。

苏君天下士,定价琳琅球。

江汉方渺然,为我观素秋。

长吟以相送,明月在高楼。

(0)

丁卯礼部考试次韵二首·其一

忆昔坡头接锦袍,深堂披卷效微劳。

三年重得同清夜,宫烛风帘见月高。

(0)

京师秋夜

风竹撼秋声,天寒梦不成。

如何今夜月,偏照客窗明。

(0)

柯敬仲画古木疏篁

不见丹丘四五年,幽篁古木更苍然。

蒹葭霜露风连海,翡翠兰苕月在川。

忆昔画图天上作,每题诗句世间传。

前村深雪谁高卧,亦有晴虹贯夜船。

(0)

山水图

汎舟桑落浦,望见香炉峰。

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

桃源携客觅,松径与僧逢。

为托荆关辈,添予九节筇。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