汎舟桑落浦,望见香炉峰。
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
桃源携客觅,松径与僧逢。
为托荆关辈,添予九节筇。
汎舟桑落浦,望见香炉峰。
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
桃源携客觅,松径与僧逢。
为托荆关辈,添予九节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虞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汎舟桑落浦,望见香炉峰”,开篇即以泛舟于江上,远眺香炉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香炉峰,以其独特的形状和位置,成为了诗人眼中的一处胜景。
接着,“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两句,通过“敧”字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绕过树木的情景,而“不碍钟”则暗示了山间云雾缭绕,却并未遮挡远处寺庙的钟声,展现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桃源携客觅,松径与僧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人想象着在桃源中寻找隐逸之士,与僧人相遇在松林小径,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宁静,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最后,“为托荆关辈,添予九节筇”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美的追求。他希望将这幅山水美景,通过画家荆浩、关仝等人的妙笔,以及自己手中的九节筇(一种登山杖),更好地传递给世人,让这份美好得以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朔风厉严气,玄云结层阴。
霜雪被原野,行李寒骎骎。
踯躅兽强顾,惊鸟辞故林。
路滑局峻坂,缘云上嵚崟。
挽藤断人迹,反畏跫然音。
藜藿不充肠,况乃饥鼯侵。
开门望晴霁,白日肯照临。
不忧冻馁逼,所怀四海心。
聊兴漆室叹,不待雍门琴。
九重前席喜忠纯,不待先容自致身。
漆水袭封无冷眼,德光传世有名臣。
早登秘阁直清禁,旋陟枢机历要津。
蒲坂馀波千里润,柳城和气万家春。
定须铁钺专方面,未许江湖拜散人。
鹤骨固应多寿老,会看沧海起飞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