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何时足,不如归故乡。
真能主东道,未爱博西凉。
雪后春台暖,梅边夜枕香。
孰堪思旷友,共隐剡溪傍。
万事何时足,不如归故乡。
真能主东道,未爱博西凉。
雪后春台暖,梅边夜枕香。
孰堪思旷友,共隐剡溪傍。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虚谷志归后赋十首(其二)》。以下是对该诗的鉴赏:
万事何时足,不如归故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物欲难满的感慨,以及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万事何时足"暗示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失望,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追求什么,都无法达到真正的心满意足。而"不如归故乡"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静、安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家乡情感的眷恋。
真能主东道,未爱博西凉。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选择归隐的决心。"真能主东道"表明诗人已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道路,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而"未爱博西凉"则是对外界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尽管西凉可能代表着权力与地位,但诗人并不为之所动。
雪后春台暖,梅边夜枕香。这两句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情景。"雪后春台暖"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在冬去春来的温暖变化,而"梅边夜枕香"则是对夜晚时分,梅花散发的清香给予诗人安宁感受的细腻描写。
孰堪思旷友,共隐剡溪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怀念,以及共同隐居的愿望。"孰堪思旷友"中的"孰堪"意为何须,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而"共隐剡溪傍"则是对与知己共同生活在自然山水之间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隐后的安逸生活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追求心灵深处宁静世界的愿景。
诗家王半山,妙语占清绝。
曲高和斯寡,郢曲愧春雪。
句中寓深意,端为我辈设。
以规不以颂,如玉得磋切。
予生战场屋,一胜久未决。
勇馀尚欲贾,磨砚欲穿铁。
第惭不善斲,颜汗指亦血。
乞灵济楚师,此敌傥可灭。
如君洗尘累,盆盎易甄别。
鹰扬会有日,奋翅脱笼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