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石门阁老得孙诗五首·其二》
《贺石门阁老得孙诗五首·其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老桂孙枝并秀难,兹欢应是异常欢。

共占素履孚天道,直拟书香继祖官。

胤祚几人三世见,乾坤万事十分完。

名门德泽源流远,还有云仍奕叶看。

(0)
鉴赏

这首诗以“贺石门阁老得孙”为主题,洋溢着浓厚的家族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开篇即以“老桂孙枝并秀难”,巧妙地将老桂与新生的孙枝相提并论,寓意家族中既有前辈的辉煌,又有后辈的崛起,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展现出家族的繁荣与生命力。

接着,“兹欢应是异常欢”,表达了对这一特殊时刻的极度喜悦和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欢愉的根源,即“共占素履孚天道,直拟书香继祖官”。这不仅强调了家族成员遵循正道、传承书香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子孙有望继承先辈的官职,延续家族的荣耀与地位。

“胤祚几人三世见,乾坤万事十分完”两句,既是对家族繁衍昌盛的赞叹,也是对未来家族事业圆满的期许。通过“胤祚”(后代的福泽)与“乾坤万事”(宇宙间的一切事务),诗人展现了对家族未来无限可能的乐观态度。

最后,“名门德泽源流远,还有云仍奕叶看”则点明了家族文化的深远影响与传承不息。这里的“名门”不仅指家族的名声显赫,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道德修养的传递。“云仍奕叶”则形象地描绘了家族如同繁茂的树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喜事的庆祝,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传承、文化延续以及个人与家族荣誉的深切关注与自豪感。语言典雅,情感真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道德与教育的重视。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和曾大尹去思十咏·其三耶溪

耶溪水似别情深,倚棹中流照寸心。

款乃一声歌未了,又来吴渚起清音。

(0)

杂画·其一

竹色兰香一雨过,两竿斜日照江波。

钓徒岂是忘归去,家在西岩路不多。

(0)

画·其二

白石层层覆落花,薜垣萝屋隐沦家。

扁舟有客清江上,问路来寻不惮赊。

(0)

题·其二

月满瑶台夜未央,满身风露拂衣凉。

步虚欲待飞仙到,一曲云和一炷香。

(0)

席上赠小妓周满娇

红裙翠袖娼家女,未解行云与行雨。

笑撚花枝背锦筝,可怜花发春无主。

东飞紫燕西飞蝶,九转柔肠断难接。

彩笺一幅不尽情,为渠写作伤春行。

(0)

徐璞轩九清图

东溪隐者居鸿山,草堂搆向烟萝间。

平生心志爱挥洒,花光子固共同班。

前年买棹游林屋,识得徐君面如玉。

春风笔染剡溪藤,赠此九清图一幅。

□徕松叶攒青针,岁晚不妨霜雪侵。

后凋独喜圣人许,书传载述来于今。

沅湘竹枝翠鸾尾,挺挺高摽类君子。

仙坛石畔不胜秋,细扫苔花风正起。

横斜老干西湖滨,月下弄珠同美人。

夜寒宁畏缟衣薄,天然颜色逾精神。

洛川罗袜凌波步,水上轻盈逞丰度。

回风流雪在须臾,千古陈王有词赋。

唐昌观里雪香□,小白浓香枝叶间。

玲珑只许女冠赏,寻常肯与凡人扳。

葳蕤帐底清风动,犹记当年曾入梦。

深林隐迹巳多年,不独谢庭偏可种。

小囊簇簇缝紫罗,婆娑叶上盛香多。

瑶池仙子堪佩带,飞琼未见来相过。

灵根最得春光早,紫芽一出欺群草。

暖芸香艾敢同论,金鼎焚烧香袅袅。

东风剪剪吹香腮,姑射仙归方始开。

出墙雅爱一枝好,碎锦坊中谁拆来。

斯图赠君非偶尔,以物喻人有深旨。

裹封一袭欲宝藏,清白相传到孙子。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