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何处是,积水近柴扉。
樽酒沙头别,輶轩月下归。
竹深林鸟待,村远故人稀。
遥想斋居里,狂吟竟落晖。
幽栖何处是,积水近柴扉。
樽酒沙头别,輶轩月下归。
竹深林鸟待,村远故人稀。
遥想斋居里,狂吟竟落晖。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中州逸人归龙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情的画面。首句“幽栖何处是”,表达了对友人隐居之地的探寻和向往,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羡慕。接着,“积水近柴扉”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临近水边的简陋木屋,显示出逸人的田园生活。
“樽酒沙头别”写的是在沙洲边饮酒作别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感伤与友情的深厚。而“輶轩月下归”则以月夜归途渲染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輶轩轻便,月色如水,显得归心似箭。
“竹深林鸟待”通过描绘竹林深处鸟儿等待的情景,寓言友人归乡后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期待。最后一句“村远故人稀”则暗示了乡村的宁静以及与世隔绝的孤独,但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远方生活的理解和祝福。
“遥想斋居里,狂吟竟落晖”是对友人在斋居中独自吟咏的想象,夕阳西下,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悠然自得生活的深深祝愿,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泛香溪一舸,帆影天边,远落云浔。
橹唱斜阳外,待浮家去也,载鹤携琴。
未忘五湖烟水,鸥鹭旧知音。
看胜迹依然,馆娃宫里,响屧廊深。重寻。
昔游地,听古寺钟敲,翠耸遥岑。
易冷笙歌梦,剩酒痕浓晕,犹恋罗襟。
而今鬓霜催老,憔悴少年心。
只添了新词,旗亭画壁扶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