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钗头凤.秋夜不寐,漫成此调》
《钗头凤.秋夜不寐,漫成此调》全文
清 / 许德蘋   形式: 词  词牌: 撷芳词

秋怀闷。秋心凉。一番秋意无人问。眼花落。灯花落。

数尽莲筹,满街剥啄。柝。柝。柝。风声紧。虫声近。

搅人魂梦何曾稳。罗衾薄。罗衫薄。

坐到更残,鸡声已作。喔。喔。喔。

(0)
鉴赏

这首《钗头凤·秋夜不寐,漫成此调》由清代诗人许德蘋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之夜的寂寥与愁绪。

开篇“秋怀闷。秋心凉。”直接点明了主题,秋意的沉重与内心的哀愁交织在一起,无人能懂。接下来“一番秋意无人问”一句,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诗人隔绝开来。

“眼花落。灯花落。”两句,通过视觉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花落灯灭,不仅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数尽莲筹,满街剥啄。”莲筹,古代计时的器具,此处借指时间的流逝;“剥啄”,形容敲门声,这里用来形容深夜的寂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柝。柝。柝。”连续的柝声,是古代城门关闭时发出的声音,此处用来象征夜的深沉与时间的紧迫,同时也增加了诗中的紧张氛围。

“风声紧。虫声近。”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静谧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脆弱。

“搅人魂梦何曾稳。”这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困扰,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罗衾薄。罗衫薄。”通过衣物的描述,表现了秋夜的寒冷,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寒。

“坐到更残,鸡声已作。”更残,古代计时单位,指夜深之时;鸡声已作,意味着天即将破晓,诗人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愁绪。

“喔。喔。喔。”鸡鸣三声,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但对诗人来说,这似乎并没有带来任何安慰,反而更加凸显了夜的漫长与内心的孤独。

整首词以深秋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挣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德蘋
朝代:清

许德蘋,字香滨,吴县人,自号采白仙子。本扬州邓氏女,父母早亡遂为苏州许氏女。么凤词人朱和羲侧室,咸丰辛酉殉粤匪难。
猜你喜欢

六月于役西江感群公饯送有作

西江肃王命,冲炎枻兰舟。

陈臬有程期,将母不敢留。

轩车远相送,怅别情绸缪。

朝发沉珠浦,夕宿拾翠洲。

灵风吹柘旗,海天浩悠悠。

顾见肃肃羽,与波竞沉浮。

奇云混高山,丰草翳层丘。

自古负羁绁,我何怀殷忧。

(0)

读余懋昭游青城山诗因寄并韩飞霞

白沙一百八渡,青城三十六峰。

樽酒此时相忆,烟霞何日重逢。

(0)

李文正母麻太夫人寿九十诗·其二

昔闻仙家,麻姑多岁年。昔闻仙家,麻姑多岁年。

结璘不处,郁仪屡迁。平陆成波,沧海为田。

歌以言之,麻姑多岁年。

(0)

进耳寺

蛮村藏古刹,窣堵粉如云。寺?残僧少,鸣螺寂不闻。

(0)

螳川独泛·其一

柳市村村接,松灯点点明。

家家倾蚁酒,夜夜鲙鱼羹。

(0)

宿华亭寺花树高于屋红霞夜照人声声枝上鸟也似惜馀春·其三

云房迁雨榻,枕席籍盆罂。

似向东林宿,莲花滴漏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