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司马张公秋日过访溪上余时留武林不值抵舍后再往谒谢二首·其一》
《大司马张公秋日过访溪上余时留武林不值抵舍后再往谒谢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熊车遥度越王台,骏骨仍惭汉殿回。

廿载登龙频入梦,当时题凤亦怜才。

三峨云气飘萝薜,五岳风期动草莱。

翘首未央天咫尺,秪今东阁定谁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大司马张公秋日过访溪上余时留武林不值抵舍后再往谒谢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大司马张公秋日来访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张公的敬仰之情以及未能相见的遗憾。

首句“熊车遥度越王台”,运用了“熊车”这一典故,象征着张公的尊贵身份和威严形象,同时与“越王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骏骨仍惭汉殿回”一句,通过对比张公与汉代帝王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张公才能与地位的钦佩,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

“廿载登龙频入梦,当时题凤亦怜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张公的敬慕之情。这里“登龙”、“题凤”都是古代文人追求功名的象征,诗人说即使在梦中也常常梦见能够登龙,可见其对功名的渴望;而“怜才”则表明诗人对张公才能的欣赏与认同。

“三峨云气飘萝薜,五岳风期动草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张公的影响力和高尚品格。“三峨”、“五岳”分别指代四川和全国的名山,诗人以此形容张公的声望之广及影响之深;“云气飘萝薜”、“风期动草莱”则生动描绘了张公的高尚情操如同清风一般,能够触动人心,使人们心生敬仰。

最后,“翘首未央天咫尺,秪今东阁定谁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公的期待与敬仰。诗人站在未央宫前,虽然距离张公只有咫尺之遥,但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希望张公能再次开启东阁,接纳更多的人才。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张公的敬仰,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能够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司马张公的赞美和对未能相见的遗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夙兴

夙兴短蓬发,幽步豁烦襟。

翠碧停阑角,黧黄语柳阴。

书残频补缉,琴废细追寻。

未是全无事,犹堪养道心。

(0)

东篱杂书四首·其四

身与春俱老,愁随日渐长。

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

酒榼常从后,诗囊亦在傍。

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

(0)

王成之给事挽歌辞二首·其一

昔溯黄牛峡,曾经白鹭洲。

从容参步武,谈笑极风流。

晚预蓬莱客,时从禊祓游。

挥毫看半醉,追想只添愁。

(0)

书感

疋马曾为塞上游,东归几见剡川秋。

故城废市古今叹,断角残钟朝暮愁。

尺寸无功真碌碌,耄期未死转悠悠。

阿奴尚喜强人意,三日于菟气食牛。

(0)

书叹

无能自号痴顽老,尚健人惊矍铄翁。

未向松根藏病骨,尚寻花底醉春风。

翩翩孤影如归鹤,冉冉流年付断蓬。

曾谒高皇识隆准,伤心无复一人同。

(0)

兀兀

兀兀初何有,伥伥不自知。

偶然登耄及,便欲数期颐。

把钓秋风夕,骑驴晚雪时。

江湖游已遍,更作灞城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