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与春俱老,愁随日渐长。
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
酒榼常从后,诗囊亦在傍。
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
身与春俱老,愁随日渐长。
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
酒榼常从后,诗囊亦在傍。
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东篱杂书四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诗人随着春天一同老去,心中的愁绪却随着日长而增长的情感状态。首句"身与春俱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自己年华不再,与自然界的春天同步衰老。
接下来的"愁随日渐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愁并非一时之物,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诗人通过"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的场景,借燕子的呢喃和山涧的芬芳来反衬内心的孤寂和愁苦,燕子的热闹与自己的落寞形成对比,涧谷的幽香则勾起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酒榼常从后,诗囊亦在傍"两句,诗人以饮酒作乐和吟诗为寄托,试图排遣愁绪,但似乎并未能完全摆脱忧郁,酒榼和诗囊始终相伴左右,反映出诗人即使在闲暇时也难以摆脱愁绪的困扰。
最后的"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描绘了诗人闲适却又无所适从的生活状态,他随意地坐在胡床上,看似闲散,实则内心充满无尽的思绪。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苦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濒湖两峰高,屹立晓相望。
苍凉升海日,肮脏露千嶂。
羸骖绝坡陁,岩谷饱追访。
缅怀洪荒初,蕴蓄含万象。
浑沌久已死,倏忽真巧匠。
谁令凿空手,出此奇险状。
中虚纳游云,谷静答幽唱。
暗穴下无底,涛声想悲壮。
十八老声闻,附石出遗像。
谁其架脩椽,置屋云雨上。
青山不知数,绕屋森百丈。
忽于两峰间,万顷见烟浪。
澎湃海潮声,往往入藜杖。
天公知爱山,令我拜嘉贶。
眇焉隔仙凡,欲往漫惆怅。
便当学枯禅,绮语蠲宿妄。
自足伴周旋,长年此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