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名字满贤关,荐墨谁能借一言。
子产自应知季札,退之先已得何蕃。
江无九肋空多士,树有三珠且共门。
晚路相逢叹流落,可怜不第独刘蕡。
少年名字满贤关,荐墨谁能借一言。
子产自应知季札,退之先已得何蕃。
江无九肋空多士,树有三珠且共门。
晚路相逢叹流落,可怜不第独刘蕡。
此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孙仲益尚书以诗赠吴益先吴出巨轴索诗》。诗中描绘了对年轻才俊的赞誉与惋惜之情。
首联“少年名字满贤关,荐墨谁能借一言”,开篇即赞美少年才华横溢,名声远播于贤士之列,却感叹无人能为他推荐,表达了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颔联“子产自应知季札,退之先已得何蕃”,运用典故,将少年比作古代贤臣,暗示其才华与品德堪比历史上的名士,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期许和肯定。
颈联“江无九肋空多士,树有三珠且共门”,以自然景象喻人,江水虽宽广却无九肋之鱼,象征着人才虽多但未尽其才;而树木虽有三珠之宝,却需共同守护,寓意人才需要社会的共同培养与重视。
尾联“晚路相逢叹流落,可怜不第独刘蕡”,在相遇时感叹彼此命运的坎坷与不顺,特别是提到了历史上同样遭遇挫折的刘蕡,以此来表达对当前处境的同情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对年轻才俊的欣赏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深人何妨作浅语,浅人好深终非深。
观人以此得八九,能辨深浅真知音。
夏君善我比子尹,子尹绝肆吾所畏。
冷情暖思却难同,饮水自知在馀味。
旧学商量今有几,终让义宁陈君耳。
夏君才调更清真,长吉谁能加以理。
抱城水南流,春来绿渐肥。
蒋山绕其北,白云相委蛇。
精蓝割山光,修竹何猗猗。
岸回林梢密,桃李能成蹊。
置堂于此间,非瓦而茅茨。
据榻揽峰岫,开窗弄涟漪。
堂前何所有,鱼鸟常忘机。
堂后何所有,儿女从玩痴。
堂中何所有,夕阴与朝晖。
壁间复何有,旧拓兼新诗。
人言此堂陋,华庑宜纤儿。
或云此堂偏,当路谁高栖?
自从堂之成,使我壮志亏。
宁馨必匿笑,焉知旷士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