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高兮章水东,妇姑之节将无同。
少年两两丧所天,誓死靡他无赧容。
民彝天理不亏缺,百年宁计身之穷。
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
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
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
西山高兮章水东,妇姑之节将无同。
少年两两丧所天,誓死靡他无赧容。
民彝天理不亏缺,百年宁计身之穷。
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
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
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江源对刘氏双节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西山”、“章水”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象征着刘氏双节的高尚品质。诗中提到“妇姑之节将无同”,强调了刘氏姐妹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坚守节操,不改初衷的决心。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年轻女子失去双亲后,立下誓言,誓死不嫁他人,展现了她们的坚贞不渝。这种行为体现了“民彝天理不亏缺”的精神,即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内心的道德准则和尊严。诗中还提到了“百年宁计身之穷”,表达了对刘氏姐妹长期坚持节操的敬佩,即便生活贫困,也无怨无悔。
进一步,诗人通过“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这两句,赞扬了刘氏姐妹不仅在精神上坚守节操,还在实际行动中抚养孤儿,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不仅体现了她们的仁爱之心,也预示了她们未来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最后,“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表明诗人深入研究了刘氏姐妹的事迹,并对其一生的坚守表示了高度的赞赏。通过“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这一感叹,诗人表达了对刘氏姐妹节操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希望更多人能像她们一样,坚守道德和节操,如同柏舟一般,独守清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氏双节事迹的描绘和赞美,弘扬了古代女性在逆境中坚守节操、仁爱奉献的精神,以及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
画藻雕山金碧彩,鸳鸯叠翠眠晴霭。
编珠影里醉春庭,团红片下攒歌黛。
革咽丝烦欢不改,缴绛垂缇忽如晦。
活花起舞夜春来,蜡焰煌煌天日在。
雪暖瑶杯凤髓融,红拖象箸猩唇细。
空中汉转星移盖,火城拥出随朝会。
车如雷兮马如龙,鬼神辟易不敢害。
冠峨剑重锵环佩,步入天门相真宰。
开口长为爵禄筌,回眸便是公卿罪。
珍珠索得龙宫贫,膏腴刮下苍生背。
九野干戈指著心,威福满拳犹未快。
我闻周公贵为天子弟,富有半四海。
蔑有骄奢贻后悔,红锦障收。
珊瑚树碎,至今笑石崇王恺。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唐·李白】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https://shici.929r.com/shici/Mdj3fB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