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过七十,去多来日少。
行乐须及时,岁月秋已杪。
今辰重阳节,木落霜雨晓。
风流石林师,肃客入林窅。
木钵崇嘉蔬,铜瓶贮清醥。
扪萝蹑重岩,采菊披丛筱。
履历崄巇尽,畅然凌物表。
长歌应林谷,远眺极茫渺。
仰面青天低,俛首沧溟小。
太息寰宇内,蝇蚁何扰扰。
日暮下山去,西麓集归鸟。
兴剧有馀欢,残尊月中了。
百年过七十,去多来日少。
行乐须及时,岁月秋已杪。
今辰重阳节,木落霜雨晓。
风流石林师,肃客入林窅。
木钵崇嘉蔬,铜瓶贮清醥。
扪萝蹑重岩,采菊披丛筱。
履历崄巇尽,畅然凌物表。
长歌应林谷,远眺极茫渺。
仰面青天低,俛首沧溟小。
太息寰宇内,蝇蚁何扰扰。
日暮下山去,西麓集归鸟。
兴剧有馀欢,残尊月中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重阳节登高聚会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百年过七十,去多来日少”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接着“行乐须及时,岁月秋已杪”则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时享受生活,因为秋天已经临近尾声,寓意着生命的短暂。
“今辰重阳节,木落霜雨晓”点明了节日与天气特点,重阳节的清晨,树叶凋零,霜雨初降,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风流石林师,肃客入林窅”描绘了邀请宾客进入幽深的石林,暗示了聚会地点的隐秘与雅致。
“木钵崇嘉蔬,铜瓶贮清醥”通过描述盛放美食与美酒的器具,展现了聚会的丰盛与高雅。接下来的“扪萝蹑重岩,采菊披丛筱”则描绘了登山采菊的活动,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寓意着精神的提升与自由。
“履历崄巇尽,畅然凌物表”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豁达与超越,仿佛达到了心灵的高度。随后的“长歌应林谷,远眺极茫渺”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仰望天空,俯瞰大海,感叹宇宙之大,个人之渺小,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太息寰宇内,蝇蚁何扰扰”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无奈与叹息,而“日暮下山去,西麓集归鸟”则以日落鸟归的形象,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宁静的到来。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皇天不测威,弥月穷阴结。
冻深日驭短,冰坚坤厚裂。
敝裘虽被体,浊酒新告竭。
兀兀室中榻,寂寂户外辙。
尚留胸腹温,实恐指爪折。
野屋昼断烟,湿突坐鶗鴂。
白面谁家子,光采鲜洁下床日将午。
香厨供炰鳖,气蒸闻帐暖,坐久呼耳热。
不识江南寒,那知蓟北雪。
蓟北今年十尺雪,长安九衢鞍马绝。
况复斗米三百钱,饿尸填道翻乌鸢。
此中米价频年贱如土,贩夫抛弃玉粒同流泉。
汝曹岂知造化损益理,长安往岁白粱狼藉遗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