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葛袖竹同斜,寂有初凉警露华。
山鬼能歌宜古瑟,天孙无信寄灵槎。
云低肯送江关雁,风远疑闻海郭笳。
最忆昨宵疏簟梦,鸥槃烟水藕方花。
垂垂葛袖竹同斜,寂有初凉警露华。
山鬼能歌宜古瑟,天孙无信寄灵槎。
云低肯送江关雁,风远疑闻海郭笳。
最忆昨宵疏簟梦,鸥槃烟水藕方花。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垂垂葛袖竹同斜”,以“垂垂”形容葛藤的垂挂之态,与竹子的斜逸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寂有初凉警露华”一句,通过“初凉”和“警露华”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仿佛露珠在月光下轻轻颤动,提醒着季节的更迭。
“山鬼能歌宜古瑟,天孙无信寄灵槎”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山鬼的歌声与古瑟的音调相得益彰,天孙(即织女)的无尽思念寄托于灵槎(传说中渡河的木筏),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对远方或不可触及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云低肯送江关雁,风远疑闻海郭笳”则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云层低垂似乎能送走江边的鸿雁,远处的风声仿佛传来海边的胡笳,这种跨越时空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远方世界的遐想。
最后,“最忆昨宵疏簟梦,鸥槃烟水藕方花”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回忆起昨夜在稀疏竹席上的梦境,鸥鸟盘旋于烟波浩渺的水面之上,荷花正绽放,这一幅画面既宁静又充满生机,完美地收束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远方世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