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梨花柳絮,天冥恰无月。
但和帘底梅魂,荡清切。
蓦又隔烛低吹,满衣拂冷愁云,惹回吟靥。蕊珠阙。
剪碎瑶妃裳褶。芜烟忽遮灭。
又随疏树、风梢半斜折。
一片虚白窗栊,几迷春梦残痕,万千蝴蝶。
是否梨花柳絮,天冥恰无月。
但和帘底梅魂,荡清切。
蓦又隔烛低吹,满衣拂冷愁云,惹回吟靥。蕊珠阙。
剪碎瑶妃裳褶。芜烟忽遮灭。
又随疏树、风梢半斜折。
一片虚白窗栊,几迷春梦残痕,万千蝴蝶。
这首《解蹀躞·雪影》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花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融,以及其对人心境的影响。
开篇“是否梨花柳絮,天冥恰无月”,以梨花与柳絮比喻雪花,营造出一种飘渺而纯净的氛围,同时点明了夜晚无月的背景,为后续的描写铺垫了基调。接着“但和帘底梅魂,荡清切”一句,将雪花与梅花相联系,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冬日的静谧与高洁。
“蓦又隔烛低吹,满衣拂冷愁云,惹回吟靥”三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比作轻柔的愁云,拂过衣裳,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内心的共鸣。这里的“愁云”并非真正的愁绪,而是雪花在诗人眼中的形象化表达,体现了雪花带来的不仅仅是寒冷,更有深邃的情感体验。
“蕊珠阙。剪碎瑶妃裳褶。芜烟忽遮灭。又随疏树、风梢半斜折”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雪花的动态美。其中,“蕊珠阙”可能是指雪花覆盖的景象,如同仙境一般;“剪碎瑶妃裳褶”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如瑶池仙子的衣裳被剪碎般洒落;“芜烟忽遮灭”则暗示了雪花瞬间覆盖了原本的景象,带来了新的变化。
最后,“一片虚白窗栊,几迷春梦残痕,万千蝴蝶”四句,将视线拉回到室内,通过“虚白窗栊”描绘了雪花覆盖窗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同时,将雪花与“春梦残痕”、“万千蝴蝶”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雪花短暂而美丽的感慨,也寓意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解蹀躞·雪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雪花之美及其对人心境的影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草木有灵异,三秀乃为芝。
至和资发育,造化孕珍奇。
邵君魁杰士,家住浙水湄。
早登黄甲名,声誉即远驰。
绣衣动光彩,白简振霜威。
一朝掌外台,风裁善自持。
慈亲既云逝,弃官遂东归。
泣血屡欲绝,哀恸无已时。
孝诚动天地,致祥亦其宜。
栖居何幽深,础石发光辉。
灵芝光后出,吐艳方葳蕤。
肤理益丰润,金彩耀陆离。
岂伊纯孝忱,感召良在兹。
父老重嗟叹,流传世所知。
胜事古未有,歌咏宜声诗。
永言播清芬,令名千载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