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云挂海看龙嬉,柱下遗型今未堕。
始悟庄周非创学,颇嫌关尹有支辞。
恃生天地防离母,脱想人虫忌肖师。
要约五千归抱一,分明帝治尚无为。
元云挂海看龙嬉,柱下遗型今未堕。
始悟庄周非创学,颇嫌关尹有支辞。
恃生天地防离母,脱想人虫忌肖师。
要约五千归抱一,分明帝治尚无为。
这首诗名为《读老子》,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诗中探讨了对《道德经》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元云挂海看龙嬉”,以壮观的自然景象起笔,仿佛在浩瀚的海洋上,元气凝聚成云,龙在其中嬉戏,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着《道德经》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如同龙之嬉戏于云海,神秘而自由。
“柱下遗型今未堕”一句,借“柱下”这一典故,引出老子著书立说的地点——函谷关下的柱下室,表达了老子思想虽历经千年,但其核心精神并未消逝,依然影响深远。
“始悟庄周非创学,颇嫌关尹有支辞”两句,对比庄子与老子的思想,指出庄子并非开创性地提出新学说,而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对关尹(即老子)的某些表述有所质疑或批评,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深入思考的态度。
“恃生天地防离母,脱想人虫忌肖师”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强调顺应自然、回归本源的重要性,反对人为的造作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最后,“要约五千归抱一,分明帝治尚无为”总结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抱一”,即追求内在的统一与和谐,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主张通过不干预、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整首诗通过对《道德经》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高闳众祥集,泰日百美具。
丰屋陵飞霄,崇楼临大路。
高斋敞华器,芳皋罗嘉树。
良畴经迩郭,丽舫汎妍溆。
绅杖旦日临,星曜时夕聚。
群公鬯威仪,百彦尽能赋。
图书恣雠核,琴瑟铿在御。
崇议每徵今,幽求竞稽古。
卮言蔼兰馥,雄辩激水怒。
觞咏富章什,弦吹畅情素。
西园继清夜,何愁白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