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九》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九》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河汉如云扫泬寥,登东寒铁响清宵。

竹窗惊破高人梦,门外骎骎万马朝。

(0)
翻译
银河像扫过天空的云彩,清冷的夜晚传来铁器的撞击声。
竹制窗户突然打破高人的梦境,门外似乎有成千上万的马匹疾驰而来。
注释
河汉:银河,指天上的银河系,这里比喻为宽广的河流。
扫泬寥:形容银河的流动,如同清扫空旷的夜空。
东寒:东方的寒冷,可能指清晨或冬季的早晨。
铁响清宵:清冷的夜晚,铁器碰撞的声音。
竹窗:用竹子制成的窗户。
高人梦:高雅人士的梦境,可能指隐士或有学问的人。
门外骎骎:门外马蹄声急促,骎骎形容马跑得快。
万马朝:形容众多马匹如潮水般涌来,可能象征着繁忙或盛大场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孤独的高洁情怀。首句“河汉如云扫泬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河汉(银河)如同飘渺的云朵,将天际扫荡得空旷而又神秘。这里的“河汉”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壮阔与孤寂。

接下来的“登东寒铁响清宵”,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登上高处,听到冷冰冰的金属声音,在这清冷的夜晚回荡。这里的“东寒”可能指代时间(即黎明前夕),而“铁响”则有着警醒、肃穆之感。

第三句“竹窗惊破高人梦”,诗人通过竹窗这个意象,传达了一种惊扰与打断。高人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或超凡脱俗的人物,这里的“高人”可能是诗人自诩,表明自己也曾有过超然世外的美好梦想,而这些梦想却被现实中的声响所惊破。

最后一句“门外骎骎万马朝”,则以壮观的景象结束全诗。门外之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是急遽向前的样子,传达出一种紧迫和动荡的氛围。这也许是在说,即使心中有着超凡脱俗的梦想,但现实生活中总难免要面对喧嚣与奔波。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之笔触,勾勒出一幅超逸自在、又不得不回应现实召唤的画面。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雨窗

烟雾微侵积翠屏,卷帘阴薄最多情。

风吹梧竹和琴韵,雨洒芭蕉伴剑鸣。

苔净几忘三径湿,窗虚倍觉五更清。

残灯挑尽钟声动,偏向梅花纸帐惊。

(0)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其四

夜泊清溪皓月明,万花飞舞暮烟横。

文昌高阁窗前立,武帝威风橹后生。

村犬不惊知政肃,庭罗张处布仁声。

主翁却赋归来晚,漏尽铜龙已五更。

(0)

八月上浣以天久旱山庄水涸父亲大人乘兴遥吴蓉洲先生张晓亭妹丈到东西两山庄一游吴先生赋诗索和因与晓亭妹丈各步原韵七排一首原诗不录

旧日西林景不同,杖携瞻仰桂坡公。

亭台觅遍藤萝径,岛屿存疑造化功。

壑底水穷青嶂外,人间力尽绿藤中。

草迷两岸痕将委,松映双溪色尚葱。

鹤径讵从今岁废,稻粱回想去年丰。

云横翠岫何时雨,叶舞前溪几处枫。

岭际有声知宿鸟,阶前逸响识寒虫。

数杯茶罢归来晚,踏月兴歌□好风。

(0)

小重山.括十二山成一阙

四望绕庐十二峰,天然文笔峭,宛湖东。

藏书石室访梁鸿,奚奈断,南案亘高嵩。

香送白丹风,旗飘西堠上,拂鸡笼。

凤凰雏伏独潜踪,龙舒腿,胶岭北屏雄。

(0)

咏怀四首·其一

蓬莱丹诀有真传,骨相红尘谁是仙。

漫说卢生能学道,黄粱未熟正酣眠。

(0)

乙未与丁孔环同馆前涧临别见赠奉答

识面知非偶,其如又各天。

晚花含别泪,细雨湿离筵。

日落寒山外,钟鸣古寺边。

临岐重相约,修禊复联翩。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