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风叶乱萧萧,凉入秋衣怯寂寥。
桑落寒香初出市,蓼花新涨欲平桥。
半篷烟雨渔家傲,匹马关山客路遥。
拍手西风无一事,未妨横笛向耕樵。
水花风叶乱萧萧,凉入秋衣怯寂寥。
桑落寒香初出市,蓼花新涨欲平桥。
半篷烟雨渔家傲,匹马关山客路遥。
拍手西风无一事,未妨横笛向耕樵。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水花风叶乱萧萧”,以动态的景物描绘出秋风中水花与落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凉入秋衣怯寂寥”则通过人物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凉意和环境的寂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
接着,“桑落寒香初出市,蓼花新涨欲平桥”两句,将视线转向市集与河流,通过“寒香”和“新涨”等词,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气息和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半篷烟雨渔家傲,匹马关山客路遥”则将视角转向了渔人与行旅,通过“烟雨”和“关山”的描绘,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情感体验,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拍手西风无一事,未妨横笛向耕樵”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选择以音乐(横笛)来与农夫樵夫共享这份宁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束书辞都门,整棹还苕川。
羁游二十春,寓农安一廛。
家无卓锥地,三挈囊衣迁。
移居古城隅,开门枕漪涟。
容膝居易安,环堵地自偏。
水竹惭履道,风物异平泉。
扫轨谢奔竞,面壁参枯禅。
仰愧此坊名,飞英驰日边。
吾方师老圃,樊须无间然。
何当毕婚嫁,四十在明年。
好风佳月说龙川,人喜新来别乘贤。
才尽优为千里式,学今有用四书全。
黄门祠下挥吟笔,丞相岭头先著鞭。
莫但俛眉衔纸尾,忍教田里苦颠连。
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
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
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
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
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
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
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
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