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刘郎作谏官,桐江小艇载垂竿。
高风想见千年上,何必云台画里看。
不为刘郎作谏官,桐江小艇载垂竿。
高风想见千年上,何必云台画里看。
此诗《题士廉所藏渔图二幅(其一)》由明代诗人谢肃所作,通过描绘一幅渔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首句“不为刘郎作谏官”,以典故入诗,暗指不愿像刘禹锡那样在官场中担任谏官,言外之意是对官场的疏离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接着“桐江小艇载垂竿”一句,画面感十足,想象着在桐江之上,乘着小艇,手持钓竿,悠然自得地垂钓,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状态。
“高风想见千年上”,诗人通过“高风”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向往,认为这种品质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最后,“何必云台画里看”,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美好事物的重视,认为不必仅仅从历史的画卷中寻找高风亮节的影子,现实生活本身就能展现出令人敬仰的美好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渔图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美好品质的珍视,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乱峰四百三十二,欲问徵君何处寻。
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石楼深。
山都遣负沽来酒,樵客容看化后金。
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金鸡烟外上临轩,紫诰新垂作解恩。
涿鹿未销初败血,新安顿雪已坑魂。
空林叶尽蝗来郡,腐骨花生战后村。
未遣蒲车问幽隐,共君应老抱桐孙。
昨夜梦梦得,初觉思踟蹰。
忽忘来汝郡,犹疑在吴都。
吴都三千里,汝郡二百馀。
非梦亦不见,近与远何殊。
尚能齐近远,焉用论荣枯。
但问寝与食,近日两何如。
病后能吟否,春来曾醉无。
楼台与风景,汝又何如苏。
相思一相报,勿复慵为书。
新晴夏景好,复此池边地。
烟树绿含滋,水风清有味。
便成林下隐,都忘门前事。
骑吏引归轩,始知身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