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题杨?卿孝感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怀念古人、表达自己情感的诗作。
“哭时闻者亦欷歔”一句表明作者在悲伤的时候,他的声音让听者也跟着感到哀痛,表现了他的悲切之情。而“双鹤随声下碧虚”则是比喻,用双鹤的形象来描绘出诗人声音如同天上的鹤叫,响彻云端,给人以空灵脱俗之感。
接下来,“帝出丝纶照穹壤”和“官施绰楔表门闾”两句,是在用古代皇帝的恩赐与朝廷官员的赏识来比喻诗人的文采,意指诗人受到天子的恩泽,作品被官方认可并加以赞赏。
然而,在“今无陶侃谁能尔”一句中,作者感慨地表示,如今已没有能够与古代文学家陶侃相提并论的诗人了。紧接着,“古有苏耽莫是渠”则是在表达对古代诗人苏合卿(字耽)才华横溢、如江河般奔流不息的赞美。
最后两句“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诗人自豪地说,他的手中握有的笔曾经在华丽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痕迹,现在仍旧能够用浓郁的墨色,为朋友们写出美好的文字。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家的怀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