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夹谷彦实庵》
《宿夹谷彦实庵》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

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

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开篇即点出隐士的身份与生活状态。挂名仙籍,意味着这位隐士虽未真正成仙,却在精神上达到了接近仙人的境界;晦迹茂林閒,则形象地描绘了他隐匿于茂密树林中的生活,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颔联“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丹河之水,象征着纯净与活力;明月之山,则寓意着高洁与静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颈联“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境随心远,意指心境的深远超越了外在环境的限制;人与话俱闲,则表达了与世无争的态度,即使交谈也是轻松自在,没有世俗的束缚。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尾联“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是对世俗生活的讽刺与批判。诗人认为那些忙忙碌碌、追逐名利的红尘客,实际上是在徒劳无功地往复奔波,无法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也是诗人对自身超然生活态度的自信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金末元初时期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题徐载叔双桂楼

遥怜天上桂华孤,月中何不种两株。

唐人此句真绝唱,后来诗人半语无。

向来何夕秋风起,吹脱广寒双桂子。

落向君家楼阁前,种玉开花今几年。

清宵双影写窗户,却兼月里成三树。

年年八月九月时,黄金粟缀青瑶枝。

秋风吹香入月去,风回却带天香归。

容斋仙人为作碑,诚斋老人为作诗。

金蟆玉兔已传诵,莫问姮娥知不知。

(0)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

决曹据按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

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博丁字。

何时著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

(0)

蒋莲店有书柳子厚寄吴武陵琴诗三读敬哦五言

秋晴得凉行,壁阅遇佳读。

已咽犹馀滋,将烬忽剩馥。

语妙古未多,听难今良独。

追诵惜去眼,信步遑拟足。

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

(0)

登度雪台下临桃李径

桃花夹外李当中,三径花开两径红。

独绕画檐无个事,自携团扇扑黄蜂。

(0)

雪晓舟中生火二首·其一

乌银见火生绿雾,便当水沉一浓炷。

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

须臾雾霁吐红光,炯如云表升扶桑。

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

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

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

(0)

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

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声在树间元未是,秋声只在竹林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