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皇恩.题北隐山房》
《感皇恩.题北隐山房》全文
清 / 彭孙遹   形式: 词  词牌: 感皇恩

深户映花关,纸窗茅屋。栽就潇湘万竿竹。

捎云拂日,染出一庭浓绿。石床欹枕处、茶初熟。

中有高人,栖迟空谷。冰雪潆洄绝尘俗。

欲遗杂佩,采采露兰霜菊。相思何处也、人如玉。

(0)
鉴赏

这首《感皇恩·题北隐山房》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静谧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居之所的自然美景与高人雅士的生活情态。

首先,“深户映花关,纸窗茅屋”两句,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环境,门户深邃,花木掩映,窗户为纸制,房屋为茅草搭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

接着,“栽就潇湘万竿竹”一句,点明了竹子是隐居之地的重要元素,象征着高洁和宁静。竹林延绵,仿佛与天边的云彩相接,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染出一片浓绿,生机勃勃。

“石床欹枕处、茶初熟”则展现了隐士在自然环境中休憩的情景,石床斜倚,茶香四溢,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中有高人,栖迟空谷”进一步强调了居住于此的并非凡人,而是有着高尚品格的隐士,他选择在空旷的山谷中栖息,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冰雪潆洄绝尘俗”一句,用冰雪比喻高人的品格,表示其纯洁无瑕,与世俗隔绝,保持着高洁的品质。

最后,“欲遗杂佩,采采露兰霜菊”表达了对高人品格的赞美,希望像他一样,如同兰花和霜菊般,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自己的风骨和美丽。

“相思何处也、人如玉”则抒发了对高人难以忘怀的情感,将高人比作美玉,表达了深深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高人的高尚品格,充满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遹

彭孙遹
朝代:清   字:骏孙   号:羡门   籍贯:又号金粟山   生辰:yù)(1631—1700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你喜欢

立秋日病

伏枕仍今夕,开轩乍已秋。

高梧片叶落,大火一星流。

楚塞砧初动,齐纨扇欲收。

因思故园鲙,强起赋登楼。

(0)

牛山赠百岁僧二绝·其二

匡床一钵饱胡麻,不记山中岁月赊。

惟有少时松桂在,眼看落尽六朝花。

(0)

闻子冲被徵寄问兼趣早出四首·其四

四十男儿报主身,时艰安得避风尘。

功成自有抽簪日,且借青山与故人。

(0)

告中题斋阁红梅四首·其二

瑶台旧日侣群真,雪骨冰肌别有神。

化作彩云销不得,多因染却汉宫春。

(0)

送张洪阳学士请告南旋四首·其一

归舟端不异登仙,予告恩深侍从年。

临发黄门传尺诏,尚方驰赐买山钱。

(0)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六得李大宗伯丈报书酬寄

渝州昨日使还乡,始得岷峨字数行。

读去不知双泪落,别来已是十年强。

人间岁月何流易,天外风波正渺茫。

两地青山俱不负,尽堪渔钓老沧浪。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