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三十五》
《宫词·其三十五》全文
宋 / 张公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治道精深日讲求,唐虞功德本优游。

欲知兆姓千官意,万岁常瞻十二旒。

(0)
翻译
每日都在精心研究治理之道,唐虞时期(尧舜时代)的德行和功绩显得从容不迫。
要了解千万百姓和各级官员的心声,常常是期待着君主的长久统治,就像看着那十二旒(古代帝王冕旒上的玉串,象征威严)
注释
治道:治理国家的道路或方法。
精深:深入且精细。
唐虞:指上古时期的唐尧与虞舜两位贤君。
功德:德行和功绩。
优游:从容不迫,悠闲自在。
兆姓:千万百姓。
千官:各级官员。
万岁:对君主长久统治的尊称。
常瞻:常常仰望。
十二旒:古代皇帝冕旒上的装饰,象征君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公庸创作的《宫词》之一。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

"治道精深日讲求,唐虞功德本优游。"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古代圣王治国理念的追寻与赞美。"治道"指的是治理国家的道理或方法,而"精深"则形容这种治理手段的深奥与高明。"日讲求"意味着每天都在探讨和学习这些治国之道。而"唐虞"指的是古代的圣王唐尧和虞舜,他们的"功德"即是他们治理国家所取得的美好成就,"本优游"则表明这种成就原本就是高尚而悠久的。

"欲知兆姓千官意,万岁常瞻十二旒。"

这两句诗则是对皇宫中礼仪和制度的赞颂与向往。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认为是天子,其统治下的国家秩序是由无数官员维系,而"兆姓千官意"正是指这些官员所共同遵循的礼制和法度。"万岁常瞻十二旒"则表达了诗人对皇权永恒与尊贵景象的向往,"十二旒"可能暗指宫殿的装饰或某种特殊的礼仪。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王治国之道的追寻和赞美,以及对皇宫制度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对传统文化和权威的尊崇。

作者介绍

张公庠
朝代:宋

张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两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张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三年,徙知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斋漫录》卷一六)。晚年提举南京鸿庆宫。有《张公庠宫词》一卷。 张公庠诗,据汲古阁影抄宋书棚本《张公庠宫词》、《四库全书》本《张泗州集》以及《能改斋谩录》所录,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移居邻王茂衍方伯

薄宦居难定,移来思不穷。

高楼晴有月,老树夜多风。

阅世游将倦,怀乡梦欲通。

南邻词赋客,恬澹此心同。

(0)

送吴次公游蓬莱兼呈沈留侯

为厌风尘作客难,且依仙吏策轻鞍。

燕台碧树云初转,秦望神芝露未乾。

岂有侯门怜骏骨,好从海客问金丹。

酒徒去住忽无定,离思中宵月里看。

(0)

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

古寺饶长烟,隔岭见莽苍。

舍利传阿育,西晋迹乃昉。

人言一尺塔,光明弥百丈。

宝峰聚楞伽,空谷走魍魉。

利宾与大权,俨立森供养。

溪水皆西流,汤汤绝尘坱。

天童似儿孙,群峰作儿襁。

松杉如此屋,更出群峰上。

天荒破义兴,密公更雄长。

妙音胡寂然,使我失瞻仰。

风雨宿山房,夜闻钟磬响。

忽洗百年愁,琉璃见精爽。

皎月悬一轮,林杪寄真赏。

(0)

瓜洲

新柳近危城,晴波燕子轻。

潮声环郭远,春色渡江明。

细草烟中密,高林雨后平。

疏篱临曲岸,小泊听啼莺。

(0)

元旦

白项乌啼接曙晖,条风依约满圜扉。

非关潘岳为郎拙,自是虞翻与世违。

沧海尚悬逋客泪,清霜宁为贱臣飞。

故园鸥鹭应相诮,辜负三春薜荔衣。

(0)

市驴行

囧伯寺前黄纸下,黔首不得畜匹马。

输官者后罪无赦,騄駬骅骝弃中野。

走马粪田史有书,房星天驷光模糊。

柴车辚辚鸾哕哕,负轭者谁大宛驹。

五陵富儿顾厮养,蹇驴价出龙媒上。

素丝作鞭金络头,骄嘶奋鬣行长楸。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