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
《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全文
清 / 杜漺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古寺饶长烟,隔岭见莽苍。

舍利传阿育,西晋迹乃昉。

人言一尺塔,光明弥百丈。

宝峰聚楞伽,空谷走魍魉。

利宾与大权,俨立森供养。

溪水皆西流,汤汤绝尘坱。

天童似儿孙,群峰作儿襁。

松杉如此屋,更出群峰上。

天荒破义兴,密公更雄长。

妙音胡寂然,使我失瞻仰。

风雨宿山房,夜闻钟磬响。

忽洗百年愁,琉璃见精爽。

皎月悬一轮,林杪寄真赏。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杜漺的《游天童寺道经育王岭观舍利》描绘了作者游历天童寺途经育王岭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的静谧与深远,通过“长烟”、“莽苍”展现出山岭的辽阔和古寺的古老。舍利的存在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提及西晋遗迹,暗示着佛教文化的悠久传承。

诗人对寺中的塔赞叹不已,形容其虽小但光芒四射,象征佛法的普照。宝峰、楞伽等佛教元素的融入,营造出神秘而神圣的氛围,同时揭示了山中妖魔鬼怪的畏惧。寺内僧侣虔诚供奉,使得整个环境显得庄重而宁静。

行经之处,溪水向西流,象征着佛法的流传,群峰如儿孙环绕,松杉如屋,更显山势之高峻。诗人提到密公的雄伟,暗指寺中高僧的威望。在风雨之夜,寺庙钟磬声回荡,洗涤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令人心灵得到净化。

最后,诗人以皎洁的月光和林梢的美景收尾,表达了对佛法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以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杜漺
朝代:清

(1622—1685)清山东滨州人,字子濂,号湄村。顺治四年进士。任直隶真定推官,屡决大狱。官至河南参政,兼理驿传盐法。行保甲,剔盐弊,尤以除溺女淹丧锢婢等事为善政。家世工书,至漺尤遒媚。有《湄村全集》、《湄村吟》等。
猜你喜欢

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其一

杵声缓,杵声急。不畏筑墙低,只畏囊羞涩。

墙低有土犹可锄,囊空人笑不丈夫。

(0)

送林敬臣

南雁去不极,北风声正喧。

何堪衰草日,还是送王孙。

再世依耕凿,空山矢寤言。

与谁登冠石,放眼望中原。

(0)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五

今年月食既,叠向夏秋看。

晦魄冥无色,虚轮侧未安。

阴消如有象,候满欲何端。

三复修刑戒,能无儆有官。

(0)

寄叶许山

闻君高卧江城里,宅后园林载一峰。

中岁身曾官小凤,先公名在补山龙。

多题逸句镌新竹,自领闲僧坐古松。

白鹤观前湖月满,扁舟何夕此相从。

(0)

初春送林叔吾入都

一鞭丝雨百花生,花信随君北到京。

欲借寇君还百姓,暂囊姜被别诸兄。

春江雪水开茶色,夜店佳人漉酒声。

好熟黄金台下路,马蹄终要自家行。

(0)

无弦琴歌为某作

弹琴如赋诗,声声出心曲。

心泰声和平,心愁声迫促。

迫促弹来意未安,无弦还得一盘桓。

若教再把柔弦续,菊也飘零酒也寒。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