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六得李大宗伯丈报书酬寄》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六得李大宗伯丈报书酬寄》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渝州昨日使还乡,始得岷峨字数行。

读去不知双泪落,别来已是十年强。

人间岁月何流易,天外风波正渺茫。

两地青山俱不负,尽堪渔钓老沧浪。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六)得李大宗伯丈报书酬寄》。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渝州昨日使还乡”,描绘了友人从渝州返回故乡的情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已久,渴望相见的心情。接着,“始得岷峨字数行”则表达了收到友人书信时的喜悦,岷峨二字既指代了友人的家乡,也暗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读去不知双泪落,别来已是十年强”这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阅读友人书信时,不自觉地落下泪水,反映了长时间分离后重逢的激动与感慨。同时,十年之久的时间跨度,也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人间岁月何流易,天外风波正渺茫”则是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人间的岁月如同流水般迅速流逝,而天外的风浪则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命运多舛的思考。

最后,“两地青山俱不负,尽堪渔钓老沧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两地的青山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分别多年,这份情谊也不会消逝。诗人希望未来能够与友人一起,在山水之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甬东江北歌·其六

夫差破后已亡吴,曾说清江驻舳舻。

惟有辂林犹似昔,千门落日自啼乌。

(0)

次十一至武陵庄作·其二

海国逢春早,嬉游足畅怀。

质柔怜弱柳,香动惜残梅。

云净千峰出,波澄一鉴开。

同行无俗客,诗草付公裁。

(0)

书陈氏孝感卷

夜来新得铜官志,残蜡收光对雪看。

三子有心庐墓哭,六年无语问家安。

野塘龟听长惊蛰,独树花开不避寒。

起望晴江天未曙,欲驰封事向朝端。

(0)

与泉卷为徐德安题

绝壑驶惊涛,穷探不可及。

遗迹嗟茫茫,天根任敷翕。

垂空鸟度愁,落涧云飞湿。

触石乃作声,静定固所执。

长趋渺江海,百折期归集。

清比在山同,润及群生濈。

澹交既以神,道器本相入。

千古濯缨心,褰裳试新汲。

(0)

道中漫述二首·其二

久客困弹铗,长安常曳裾。

平明跨羸马,欲出焉所如。

裘葛各已敝,日月还居诸。

一朝蒙远徙,飘泊万里馀。

持宪非言薄,奉诏恩犹殊。

但自愧虚谬,何能靖边隅。

鲁姝亦有念,杞人固应愚。

抗手谢亲友,孤心终不渝。

(0)

送沈元启之善化

闻说湘江水,兰舠春可乘。

波摇红日出,山霁碧云层。

庭树添新植,官租减旧徵。

谁言崔少尹,能不负兹丞。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