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
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
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
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
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这首《鹧鸪天·芋》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以芋头为题,描绘了芋头的独特风味与日常食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首句“别号蹲鸱作一团”,以“蹲鸱”这一别名形象地描述了芋头的形态,仿佛一团蹲坐的生物,生动有趣。接着“岷山异种紫成斑”,点明芋头的产地与颜色特征,岷山的特殊品种,紫色斑驳的外观,既展现了芋头的地域特色,也暗示其不同于寻常的品质。
“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这两句将芋头置于家常烹饪的场景中,通过“小试”二字,表达了对芋头简单朴素的烹饪方式的喜爱,同时也借“懒残”(古代传说中的乞丐,后成为禅宗高僧)的故事,暗示芋头虽非珍馐,却能温暖人心,满足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这里进一步描述了芋头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与玉糁(一种细碎的粮食)搭配,作为早餐的佐料,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提供温暖的口感。同时,将芋头与芹菜进行对比,强调了芋头性温,更适合冬季食用的特点。
最后,“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这两句则从待客之道的角度出发,邀请客人品尝芋头,不因它与羊肉相提并论而感到尴尬,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传统习俗,用来款待宾客,庆祝年末的团圆时刻。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芋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也蕴含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节日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芋头为载体,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温馨与和谐。
客来暮霭尚周遮,客坐乾坤见物华。
万里更无云吐叶,一天唯有桂开花。
肃霜青女令先布,专夜嫦娥意太誇。
便欲从兹凌汗漫,不知何处上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