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敢为高隐,聊成十亩家。
绿翻三径雨,红积半岩花。
农父移耕耒,幽人捧钓车。
不须思远去,一卧即烟霞。
岂敢为高隐,聊成十亩家。
绿翻三径雨,红积半岩花。
农父移耕耒,幽人捧钓车。
不须思远去,一卧即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岂敢为高隐,聊成十亩家”开篇,既表达了自己并非真正的隐士,却也乐于在十亩之家中享受田园生活的愿望。接下来,“绿翻三径雨,红积半岩花”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绿意盎然的小径与山岩上红花堆积的景象,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农父移耕耒,幽人捧钓车”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农夫们忙碌于田间,而“幽人”(隐士)则手持钓鱼工具,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自然的乐趣。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劳动与休闲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须思远去,一卧即烟霞”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无需远行寻找仙境,只需静心享受眼前的田园生活,便能感受到如同仙境般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秋入西郊,律调夷则,韩堂风露清凉。
洞天昨夜,响动玉玎珰。
朱户银镮放钥,长庚梦、应诞星郎。
垂弧旦,蓂飞五荚,簪履共称觞。
未施经济手,暂参雄府,公论声扬。
便好趁昌辰,入辅吾皇。
况是中兴启运,正当宁、梦想循良。
从兹去,万年佐主,福寿总无疆。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
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
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
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蓬莱。
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斋。
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
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
今而后,村书杂字,仅有老生涯。
秋崖底,云卧欲生苔。无梦到公台。
有月锄、晓带乌犍去,与烟蓑、夜钓白鱼来。
问谁能,供酒料,办诗材。君莫笑、闲忙棋得势。
也莫笑、浮湛渔得计。胸次老,雪崔嵬。
付老夫、小小鸬鹚杓,尽诸公、衮衮凤凰台。
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
风饱横江十幅蒲,秋声正有玉花鲈。
淮渜一梦雨中别,岳麓诸峰天下无。
场屋抵须新议论,书堂更做好规模。
未知雪径青灯夜,谁记临分岸岸芦。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