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相传楚水阿,三年春色两经过。
羊亡但有初平石,书罢惟笼道士鹅。
礼斗坛空松影静,步虚台迥月明多。
岩房一宿犹缘薄,遥忆开云住薜萝。
福地相传楚水阿,三年春色两经过。
羊亡但有初平石,书罢惟笼道士鹅。
礼斗坛空松影静,步虚台迥月明多。
岩房一宿犹缘薄,遥忆开云住薜萝。
这首诗描绘了鹅羊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福地相传楚水阿”,点出鹅羊山作为福地的传说背景,楚水阿则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积淀。接着,“三年春色两经过”一句,以时间的流逝衬托出鹅羊山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
“羊亡但有初平石,书罢惟笼道士鹅”两句,通过“羊亡”与“初平石”的对比,以及“书罢”与“道士鹅”的关联,展现了山中岁月的静好与道家文化的痕迹。初平石可能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而道士鹅则可能是山中修行者生活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礼斗坛空松影静,步虚台迥月明多”描绘了鹅羊山夜晚的宁静景象,斗坛与步虚台是道教仪式的场所,空寂的松影与皎洁的月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向往。
最后,“岩房一宿犹缘薄,遥忆开云住薜萝”表达了诗人短暂驻足后的感慨,岩房一宿虽短,却难以忘怀。诗人遥想在云雾缭绕之中,隐居于薜萝之间的生活,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鹅羊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文化交融的深刻感悟。
秋日何烈烈,忧心在丘麻。
老圃跬步间,无悰问黄花。
及兹九九候,清樽畅幽遐。
朋簪既肃穆,宴豆亦静嘉。
风雨知萧辰,飒然掠窗纱。
乔松助声势,轰豗掉狂车。
萸囊顿精神,似与老守誇。
渊明有三径,我独归无家。
浮骖竟安适,伫立空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