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绝弦勿复悲。
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
千年未愿赏,岂欲求当时。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绝弦勿复悲。
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
千年未愿赏,岂欲求当时。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镈的《杂兴三十九首·其七》,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切理解和赞美之情。开篇“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引用了古代琴师伯牙与其知音子期的典故,说明只有真正懂得音乐的人才能欣赏到其中的真意。
接下来的“已得慰生平,绝弦勿复悲”表明一旦找到了那位能理解自己心境的知音,就不再为那些不能领会之人的误解而感到悲伤了。这里,“已得慰生平”中的“慰”,即是安慰、抚慰之意,说明找到知音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这里,“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都是形容音乐达到极致的状态,仿佛能引领人们进入一个超越世俗的精神空间。
最后,“千年未愿赏,岂欲求当时”表达了诗人对艺术永恒价值的信念。这里,“千年未愿赏”意味着即使是在千年的长河中,这样的音乐也不需要急于寻求当下的认可;“岂欲求当时”则是反问,似乎在说,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无需过分追求现世的赞誉,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艺术会留传千古。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展现了音乐艺术的崇高与永恒,以及作者对于知音难求的深切理解。
水浊不见石,云深欲无山。
利欲酷似之,翳彼方寸间。
年来名利嗟已矣,如云过山石沈水底。
不似庄生形槁木,心死灰,又不如瞿昙氏,面壁九年身不起。
物来自解鉴妍丑,事至常思见非是。
始知至静可观动,是非妍丑皆从彼。
静中有乐我素谙,字我静能斯不愧。
春花灿烂秋叶零,岁月奔驰老将至。
静能静能可若何,归全须究曾参旨。
我辞五羊来,老气凌云浮。
意谓此孽丑,端可一战收。
秋初抵韶阳,事有大不侔。
主将恣贪暴,田里多怨愁。
军马晨星稀,盗贼春云稠。
倏围响石砦,穷迫已可忧。
又闻湖南陈,围困连桂州。
谭侯弃南雄,笃意归旧丘。
牒报关外寇,复有开韶谋。
民情堪恟恟,俨如浪中舟。
乞师与请粮,使者交庭陬。
蹇余持空拳,无可应其求。
虽云百冗集,乌足回其头?
精神强奋迅,随意相应酬。
或诱以好爵,或赉以银瓯。
或时纠民丁,相予执戈矛。
南北各有事,惟幄聊运筹。
胸次日扰扰,回首已仲秋。
连桂忽报捷,杀贼如星流。
州城虽无恙,民物日已偷。
皇天实相我,幸不贻时羞。
所嗟响石砦,竟为贼俘囚。
援兵既不利,与贼空为雠。
桓桓蒙将军,忠义谁与俦?
讨贼为已任,誓灭贼乃休。
雍容风鸣树,便捷鹰脱韝。
临事每千虑,为虑靡不周。
聚粮辄充栋,飨士时椎牛。
意气益倾倒,士乐从之游。
于时赖有此,长笑看吴钩。
《秋日即事》【元·刘鹗】我辞五羊来,老气凌云浮。意谓此孽丑,端可一战收。秋初抵韶阳,事有大不侔。主将恣贪暴,田里多怨愁。军马晨星稀,盗贼春云稠。倏围响石砦,穷迫已可忧。又闻湖南陈,围困连桂州。谭侯弃南雄,笃意归旧丘。牒报关外寇,复有开韶谋。民情堪恟恟,俨如浪中舟。乞师与请粮,使者交庭陬。蹇余持空拳,无可应其求。虽云百冗集,乌足回其头?精神强奋迅,随意相应酬。或诱以好爵,或赉以银瓯。或时纠民丁,相予执戈矛。南北各有事,惟幄聊运筹。胸次日扰扰,回首已仲秋。连桂忽报捷,杀贼如星流。州城虽无恙,民物日已偷。皇天实相我,幸不贻时羞。所嗟响石砦,竟为贼俘囚。援兵既不利,与贼空为雠。桓桓蒙将军,忠义谁与俦?讨贼为已任,誓灭贼乃休。雍容风鸣树,便捷鹰脱韝。临事每千虑,为虑靡不周。聚粮辄充栋,飨士时椎牛。意气益倾倒,士乐从之游。于时赖有此,长笑看吴钩。
https://shici.929r.com/shici/phS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