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君□□汤溪去,作牧应须似古人。
绿绮调高单父暇,清歌声沸武城春。
翩翩双鸟都门路,渺渺孤舟浙水津。
欲折垂柳赠君去,长亭斜日正消魂。
祝君□□汤溪去,作牧应须似古人。
绿绮调高单父暇,清歌声沸武城春。
翩翩双鸟都门路,渺渺孤舟浙水津。
欲折垂柳赠君去,长亭斜日正消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送张廷臣令汤溪》。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赴任汤溪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首联“祝君□□汤溪去,作牧应须似古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能像古代贤明的官员一样,为百姓谋福利,治理有方。
颔联“绿绮调高单父暇,清歌声沸武城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友人的音乐才华比作高雅的绿绮琴声,以及在单父(今山东菏泽)的闲适时光,同时预想他在武城(今山东宁津)任职时,其清朗的歌声能如同春天般温暖人心,展现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期待。
颈联“翩翩双鸟都门路,渺渺孤舟浙水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双鸟在京城的路上自由飞翔,孤舟在浙水的渡口静静等待,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既有离别的伤感,也蕴含着对友人未来旅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尾联“欲折垂柳赠君去,长亭斜日正消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人想要折取垂柳作为赠别之物,但面对长亭斜阳,心中满是离愁别绪。这一句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
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
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
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
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供人役。
沈沈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
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
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
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
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
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
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
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
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
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
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意渡大瀛海。
举头祇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
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
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
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
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
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
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清·黄遵宪】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供人役。沈沈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意渡大瀛海。举头祇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
https://shici.929r.com/shici/eTIrP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