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四十七》
《缘识·其四十七》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古风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

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

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

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暂歇。

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间斗明月。

(0)
注释
承平:太平盛世。
无事:没有战乱或灾害。
上元节:元宵节。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歌声:歌唱的声音。
自从:从那以来。
雨后:雨过之后。
晴明:天气晴朗。
不似:不像。
往年:以往的节日。
今岁:今年。
死来:死后。
无意:没有心思。
遨游:游历、游玩。
三光:日月星,泛指自然界的光明。
皎洁:明亮洁白。
千门万户:形容众多的房屋。
乐喧喧:欢乐的喧闹声。
年少:年轻人。
暂歇:短暂的休息。
天街:京城的街道。
红燄:红色的火焰,指灯笼。
群星:众多的星星。
晃炀:闪烁的样子。
斗明月:与明月争辉。
翻译
在太平盛世的元宵节,音乐和歌声交织回荡。
自从雨过天晴,格外明亮,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
我已无心再游玩,常常感到惭愧,因为光明皎洁的月亮如此美丽。
家家户户欢声笑语,尤其年轻人没有片刻停歇。
天街上灯火通明,如同繁星点点,与人间的明月争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上元节(即元宵节,中国传统的灯节)庆祝的情景。开篇“承平无事上元节”与“丝竹歌声更互发”,就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和平时期的节日气氛,其中音乐与歌声交织,充满了喜悦之情。

紧接着,“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诗人通过对比往年与今年的不同,突出了今年上元节之后天气格外晴朗的特点。这样的比较不仅增添了一份新鲜感,也让庆祝活动显得更加特别。

然而,在“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这两句中,诗人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情怀。"死"此处可能指的是对物欲的放弃,而非字面意义上的死亡。"三光"通常指日月星,这里代表了自然界最纯洁的元素,诗人感到自己不如这些自然之物那样明净。

接下来的“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暂歇”则回到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庆中,而年轻人更是整日整夜地参与其中,不愿意有片刻的休息。

最后,“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间斗明月”用了更加绚丽的笔触来描写夜空中的景象。"天街"指的是星辰构成的天幕,而"红燄"则是对灯火或烟花的形容,它们与繁星点缀,共同装饰着夜晚的天际。最后一句,则将明亮的月亮与其它光源相比较,突出了那夜晚最为耀眼的存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上元节盛况,更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展开了一场文化、哲学甚至宇宙观的交响。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远为嘉贶洎燕鸿陆犬楚水荆山又吐琼瑶逮之幽鄙虽涌泉思触逸兴皆虚而强韵押难非才颇愧辄兹酬和以质奖私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

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

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0)

题李八百洞

太极之年混沌坼,此山亦是神仙宅。

后世何人来飞升,紫阳真人李八百。

(0)

逸句

到处自凿井,不能饮常流。

(0)

题武陵洞五首·其二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六十三

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

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0)

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

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

逗野河流浊,离云碛日明。

并州戎垒地,角动引风生。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