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听高城雨,还维古驿舟。
琼枝那近眼,烟浪递生愁。
厌听高城雨,还维古驿舟。
琼枝那近眼,烟浪递生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泊舟于古驿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愁绪。首句“厌听高城雨”,以“厌听”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雨声的不悦,高城之雨,似乎加重了这份不悦,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压抑的氛围。接着,“还维古驿舟”一句,将视线转向舟中,暗示诗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与外界隔绝,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
“琼枝那近眼”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物比作琼枝,既赞美了景物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这美好的景致却难以触及,仿佛可望而不可即,增加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一句“烟浪递生愁”,将情感推向高潮。烟波浩渺的江面,波浪起伏,不仅映照着诗人内心的愁绪,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愁绪在烟浪之间传递,愈发浓重,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自然风雨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云卷道者方昼睡,有僧奚为入桑杞。
惠然相过穷壑底,共谈儒流佛宗旨。
二家之风亦颓靡,吹而飏之谁为起。
寒灰煨芋香透纸,呼童就邻一赊米。
作糜煮菜相料理,吾穷于世无比拟。
殷勤相觅有吾子,谩书七字聊送似,往供天嫔泣山鬼。
龙泉饯语馀,便使借船居。
津吏方抽木,官人但载书。
潮通白碇石,身近碧京鱼。
一卷新文就,皋禽亦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