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才二十,小筑契初心。
水浸篱根冷,苔封井臼深。
狖啼天惨惨,犬吠月阴阴。
又踞藜床座,焚香鼓内琴。
出家才二十,小筑契初心。
水浸篱根冷,苔封井臼深。
狖啼天惨惨,犬吠月阴阴。
又踞藜床座,焚香鼓内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所作的《王道士庵》,描绘了一个年轻道士在简朴宁静的环境中修行的生活场景。首句“出家才二十”,点明了主人公年纪轻轻就选择了出家之路,显示出他对清修生活的坚定决心。“小筑契初心”,则表达了他对最初出家动机的坚守,寓含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水浸篱根冷,苔封井臼深”,通过描绘环境的清冷与静寂,展现了道士生活的孤寂与深沉。水浸篱根,暗示着环境的湿润和清冷,而苔封井臼,则进一步强调了庵中的荒凉和无人问津。这两句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禅意氛围。
“狖啼天惨惨,犬吠月阴阴”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猴子的哀啼和夜晚狗的低吠,渲染出一种凄清而神秘的气氛,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灵都在为这份孤独而共鸣。
最后两句“又踞藜床座,焚香鼓内琴”,描绘了道士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弹奏古琴,燃香冥想的画面,表现出他的超然心境和对音乐的热爱,也暗含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王道士庵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道士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以及对道家清修生活的独特体验,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思想。
竹部竹山近,岁伐竹山竹。
伐竹岁亦深,深林隔深谷。
朝朝冰雪行,夜夜豺狼宿。
科首霜断蓬,枯形烧馀木。
一束十馀茎,千钱百馀束。
得钱盈千百,得粟盈斗斛。
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
持此欲何为,官家岁输促。
我来荆门掾,寓食公堂肉。
岂惟遍妻孥,亦以及僮仆。
分尔有限资,饱我无端腹。
愧尔不复言,尔生何太蹙。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
沈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心契九秋?,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我来东南丘壑好,曲折云林护危杪。
涧沙流水春自香,石楠碎叶秋如扫。
縳柴野桥松雨凉,鸣钟破寺茶烟杳。
山椒茅亭如笠大,石脚渔舟似瓢小。
人家制度太古前,鸡犬比邻往还少。
酒杯吹香小店门,落日渔樵多醉倒。
六年不归长梦见,白发忘情负鱼鸟。
晴窗见画三摩挲,旧梦微茫今了了。
不知何处得此图,觉我山居殊草草。
安得溪南写石田,便携妻子从兹老。
忍将小病累亲忧,为问亲安强下楼。
渐觉晓寒禁不得,急将帘放再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