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九咏渔家》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九咏渔家》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生涯惟网罟,结庐云水乡。

舟横断岸浅,门对清溪凉。

潮引沧波远,风吹白蘋香。

中流朝鼓楫,芳洲晚鸣榔。

烟凝林樾暝,鸟没青天长。

倦来卧篷底,一曲歌沧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渔家生活画卷。诗人以“生涯惟网罟,结庐云水乡”开篇,点明了渔家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接着,“舟横断岸浅,门对清溪凉”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渔家门前的宁静与清凉,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微风拂面的舒适。

“潮引沧波远,风吹白蘋香”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海潮与白蘋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既壮阔又细腻的自然景观。而“中流朝鼓楫,芳洲晚鸣榔”则通过渔家日常劳作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的互动,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劳作的乐趣。

最后,“烟凝林樾暝,鸟没青天长”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烟雾缭绕,林间光线渐暗,鸟儿归巢,天空辽阔无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整首诗在描绘渔家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倦来卧篷底,一曲歌沧浪”则以渔家的日常生活收尾,表现了他们在劳作之余的放松与享受,以及对自然之歌的热爱,整个画面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渔家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良乡行宫晚坐·其三

越水吴山揽结馀,北来饶得事何如。

清欢未抵殷忧盛,不在苏杭在沛徐。

(0)

闻京师得雨志怀

北省春率旱,十岁九忧常。

今年诚厚幸,值我巡南邦。

奏书每开读,频报甘膏滂。

大抵符旬期,雨后即宜旸。

二麦可冀收,黍禾苗俱长。

齐鲁一律然,额手为民庆。

惟是西南鄙,仍多沮洳乡。

荆山亟疏治,积水奈汪洋。

所涸未及半,播种不可望。

为此弗宁居,更筹救民方。

喜音复北来,二寸沃绿秧。

惊慰继以疑,行看怀新良。

忧喜总因农,忧多喜每忘。

嗟此两鬓间,安得不点霜。

(0)

命筑高邮城外石堤诗示董事诸臣

河水日以高,河堤日以起。

漾舟度高邮,城庐见堤底。

无计使之与堤平,生灵所系惊心视。

前度淮城命砌石,兹审缓急略可恃。

无已下策仍用之,縻帑固非所惜已。

愧我犹无疏瀹能,责人尽职斯非理。

巩固崇墉保障资,费期实用而已矣。

(0)

留馀山居杂咏

路入绝尘路,居真太古居。

湖山秀不尽,此处独留馀。

步步踏奇石,声声听冷泉。

香垆峰下瀑,一半借来悬。

穿石登丹梯,凭楼出绿树。

旷览破天悭,豪吟惬始遇。

把臂合佺乔,决眦入寥廓。

振衣天风寒,西湖真一勺。

会得留馀意,境将福不穷。

门应高大著,往事有于公。

(0)

瑞石洞

天目东来走溟海,龙飞凤舞势奇骇。

吴山控江为最奇,瑞石奇擅吴山最。

我昔未游今游初,谽谺□㠑真仙都。

拾级不辞百丈峻,乘兴安用轻步舆。

兴亦不可穷,奇亦曷有限。

徒因创览一凭栏,率费中人十家产。

(0)

法螺寺

诡石诧奇峰,苍松盘曲径。

窅窕深翠处,林壑相掩映。

春禽唱清音,涧花含净性。

梵宇到面前,乃识藏邃夐。

出密忽登高,望远如临镜。

吴中寺亦多,此独以幽胜。

设以拟诗人,非贾宜在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