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馀山居杂咏》
《留馀山居杂咏》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路入绝尘路,居真太古居。

湖山秀不尽,此处独留馀。

步步踏奇石,声声听冷泉。

香垆峰下瀑,一半借来悬。

穿石登丹梯,凭楼出绿树。

旷览破天悭,豪吟惬始遇。

把臂合佺乔,决眦入寥廓。

振衣天风寒,西湖真一勺。

会得留馀意,境将福不穷。

门应高大著,往事有于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一处隐逸之地的赞美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首句“路入绝尘路,居真太古居”描绘了一条通往远离尘嚣的道路,以及居住在这样一片古老而纯净的环境中的人们。接着,“湖山秀不尽,此处独留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美景之丰富,即使是最精妙的画作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美。

“步步踏奇石,声声听冷泉”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听觉感受,让读者仿佛亲身体验了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时的奇妙体验。而“香垆峰下瀑,一半借来悬”则以瀑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仿佛是大自然借给他的独特景观。

“穿石登丹梯,凭楼出绿树”描述了探索这片土地的过程,从穿过岩石到攀登红色的阶梯,再到站在高楼之上,眺望绿色的树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探索和欣赏。

“旷览破天悭,豪吟惬始遇”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喜悦。接下来,“把臂合佺乔,决眦入寥廓”则通过肢体动作和视觉体验,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受。

“振衣天风寒,西湖真一勺”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震撼,以及对西湖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最后,“会得留馀意,境将福不穷。门应高大著,往事有于公”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及其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飞泉漱鸣玉诗

翠巘幽深处,飞泉触石鸣。

跳珠不胜乱,漱玉有馀清。

水落千寻险,风传万壑声。

玲珑铿璧韵,激溅破琼英。

汉水思遗佩,沧浪想濯缨。

何须韩吏部,联句赋琮琤。

(0)

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二画·其二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华皆面友,岁寒祇见此三人。

(0)

展江亭海棠四首·其一

占尽人间丽与华,白头判得醉流霞。

谁将法锦翻新样,红绿装成遍地花。

(0)

城西书事五首·其一

蔬畦绕茅屋,林下辘轳迟。

霜蔓已除架,风飘空挂篱。

(0)

踏莎行.七夕词

雨意生凉,云容催暮。画楼人倚阑干处。

柳边新月已微明,银潢隐隐疏星渡。

今古佳期,漫传牛女。一杯试与寻新句。

幽怀冷眼是青山,旧欢往恨浑无据。

(0)

奉诏讨范汝为过宁德西陂访阮大成

万顷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动海门平。

鉴开波面一天净,虹吸潮头万里声。

吹断海风渔笛远,载归秋月落帆轻。

芍陂曾上孤舟看,何似今朝双眼明。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