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日以高,河堤日以起。
漾舟度高邮,城庐见堤底。
无计使之与堤平,生灵所系惊心视。
前度淮城命砌石,兹审缓急略可恃。
无已下策仍用之,縻帑固非所惜已。
愧我犹无疏瀹能,责人尽职斯非理。
巩固崇墉保障资,费期实用而已矣。
河水日以高,河堤日以起。
漾舟度高邮,城庐见堤底。
无计使之与堤平,生灵所系惊心视。
前度淮城命砌石,兹审缓急略可恃。
无已下策仍用之,縻帑固非所惜已。
愧我犹无疏瀹能,责人尽职斯非理。
巩固崇墉保障资,费期实用而已矣。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命筑高邮城外石堤诗示董事诸臣》。诗中描绘了河水日渐上涨,河堤随之增高,船只在高邮渡过,可见到城池底下的景象。表达了对堤防建设的重视,以及对资金投入的考虑和对自身能力的自省。
首句“河水日以高,河堤日以起”形象地描绘了河水不断上涨,河堤也随之增高的情景,预示着洪水可能带来的威胁。接着,“漾舟度高邮,城庐见堤底”进一步描述了船只在高邮渡过时,可以看到城池底部的情景,暗示了洪水可能淹没城市的风险。
“无计使之与堤平,生灵所系惊心视”表达了对洪水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担忧,强调了堤防建设的重要性。接下来,“前度淮城命砌石,兹审缓急略可恃”提到过去淮城曾用石头加固堤防,现在也应采取类似措施,显示出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对当前形势的审慎判断。
“无已下策仍用之,縻帑固非所惜已”表明即使采取最极端的措施,也要不惜代价进行堤防建设,体现了对民生安全的高度重视。然而,“愧我犹无疏瀹能,责人尽职斯非理”则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自省,同时也对他人提出了要求,认为每个人都应尽职尽责,但这种要求是否合理值得深思。
最后,“巩固崇墉保障资,费期实用而已矣”总结了堤防建设的目的在于巩固城墙,提供安全保障,费用的投入是为了实际的用途,强调了堤防建设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乾隆皇帝对堤防建设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民生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
半生林卧癖山水,岁晏听泉嚼梅蕊。
閒鸥所得祇忘机,老马何心更历块?
谁知造物惜沟断,偏遣送春及婪尾。
葵藿枯死终向阳,松菊虽存忍归里?
羼读集元诗百首,清泪如铅心见子。
金鳌退食剩密记,蕉园焚稿悲往轨。
杜鹃老病犹再拜,鸡鸣风雨何能已?
亦知天运例贞元,可奈孑黎苦疮痏。
昨者夜吟庭堆盐,不管晨炊盎无米。
同声喁于张与周,叠韵尖叉清且美。
西山积素正向霁,何不忍冻再随喜?
记得盛秋连辔归,满贮锦囊数番纸。
试淩群玉俯银海,天地晶然悟一指。
驾言是处可写忧,浊醪中亦有妙理。
咏觞命啸人两三,坊巷过从居尺咫。
千里江鱼到酒边,四壁唐花如画里。
帝京景物故好在,故乡湖山恐无此。
与君相见霜满颠,世事从教风过耳。
《再叠答匏庵并柬珍午熙民》【清·陈宝琛】半生林卧癖山水,岁晏听泉嚼梅蕊。閒鸥所得祇忘机,老马何心更历块?谁知造物惜沟断,偏遣送春及婪尾。葵藿枯死终向阳,松菊虽存忍归里?羼读集元诗百首,清泪如铅心见子。金鳌退食剩密记,蕉园焚稿悲往轨。杜鹃老病犹再拜,鸡鸣风雨何能已?亦知天运例贞元,可奈孑黎苦疮痏。昨者夜吟庭堆盐,不管晨炊盎无米。同声喁于张与周,叠韵尖叉清且美。西山积素正向霁,何不忍冻再随喜?记得盛秋连辔归,满贮锦囊数番纸。试淩群玉俯银海,天地晶然悟一指。驾言是处可写忧,浊醪中亦有妙理。咏觞命啸人两三,坊巷过从居尺咫。千里江鱼到酒边,四壁唐花如画里。帝京景物故好在,故乡湖山恐无此。与君相见霜满颠,世事从教风过耳。
https://shici.929r.com/shici/rTCWjZ4.html
陵山雨过菌迸生,故人茹薇配作羹。
飞车速将及退食,香夺檀炷光玉莹。
半生槃涧餍此味,老顾拜惠如尝新。
我如禅诵子守塔,每饭无著思天亲。
烹鱼溉釜付忾叹,斋素自养心源清。
手栽松桧正愁槁,破晓膏沐都向荣。
髯乎一饱对嫩旭,野芹信美何由陈!
重见湖山淡冶姿,烟岚怯望更迷离。
只供倦客茹清泪,无复当年赚好诗。
故宇温存惟片石,扁舟邂逅剩篙师。
小轩幽梦残痕了,犹遣回波一荡时。
晚岁相因依,恩缘岂微细。
诗卷隔岁看,殷勤续题字。
顽石阅颓波,昨味了不异。
悠悠防日损,汲汲恐失志。
绸缪五交外,僮仆见真意。
作欢未渠央,已复感离思。
跬步争滑坡,遑暇顾违世。
琐琐恩怨空,心光炯初地。
东坡别季常,贻诗寓微诣。
各期检缺失,黾勉别后事。
端有真不灭,文字特馀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