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火石中取,人烟隔断霞。
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
野树刺生叶,枯松藤缠花。
老翁头未白,相对话天涯。
宿火石中取,人烟隔断霞。
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
野树刺生叶,枯松藤缠花。
老翁头未白,相对话天涯。
这首《山居》诗,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图景。
首句“宿火石中取”,以“宿火”点明了山居生活的朴素与宁静,暗示着诗人从日常劳作中获取温暖,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自然之趣。接着“人烟隔断霞”,通过“隔断霞”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山居之地与外界的隔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氛围。
“盗侵邻壤粟,女寄外翁家”两句,看似描绘了山居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盗贼的侵扰和家庭成员的分离,既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野树刺生叶,枯松藤缠花”描绘了山居环境的自然之美,野树生长的生机勃勃与枯松藤蔓的顽强生命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寓意着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老翁头未白,相对话天涯”两句,以老翁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老翁相谈甚欢、畅叙天涯的情景。这里的“头未白”不仅是对老翁年华的赞美,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在山居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慰藉,与自然和谐共处,与志同道合者共享天地间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西山卫帝都,胜迹由来久。
兰若何纷夥,永安斯为首。
我来揽景概,正值新晴后。
朏明发御园,蚤食至岩口。
为境清且幽,苔磴篆蝌蚪。
远睇见窣堵,近却蔽林薮。
寻径乃得入,疑有山灵守。
豁然壶天开,佳趣无不有。
挂一恐漏百,为缩裁诗手。
林扃引清籁,巉岏抱复陡。
到山息俗念,穷探绝尘垢。
皈依礼法王,如闻狮子吼。
旋启来青轩,天藻瞻颜柳。
俯望畅心神,碧浪翻千亩。
稍憩栖云楼,岚烟羃纱牖。
但闻琴筑声,泠泠滴阶右。
桃源与北山,视此应觉丑。
徘徊不忍去,耽静亦物诱。
驾言返勤政,治理商臧否。
从无香山诗,非是相孤负。
骋游吾未遑,兹来亦其偶。
《初游香山作》【清·弘历】西山卫帝都,胜迹由来久。兰若何纷夥,永安斯为首。我来揽景概,正值新晴后。朏明发御园,蚤食至岩口。为境清且幽,苔磴篆蝌蚪。远睇见窣堵,近却蔽林薮。寻径乃得入,疑有山灵守。豁然壶天开,佳趣无不有。挂一恐漏百,为缩裁诗手。林扃引清籁,巉岏抱复陡。到山息俗念,穷探绝尘垢。皈依礼法王,如闻狮子吼。旋启来青轩,天藻瞻颜柳。俯望畅心神,碧浪翻千亩。稍憩栖云楼,岚烟羃纱牖。但闻琴筑声,泠泠滴阶右。桃源与北山,视此应觉丑。徘徊不忍去,耽静亦物诱。驾言返勤政,治理商臧否。从无香山诗,非是相孤负。骋游吾未遑,兹来亦其偶。
https://shici.929r.com/shici/JiYXkkj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