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芜埋戍雨,暮荻卷壕风。
禦侮弓刀利,扬威鼓角雄。
云连淮树暗,月透汉营空。
捩柂资遐眺,兴衰自古同。
秋芜埋戍雨,暮荻卷壕风。
禦侮弓刀利,扬威鼓角雄。
云连淮树暗,月透汉营空。
捩柂资遐眺,兴衰自古同。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战场景象,诗人董嗣杲在蕲城舟中所见。首联"秋芜埋戍雨,暮荻卷壕风",通过"秋芜"和"暮荻"这些意象,展现出湿漉漉的战场被秋雨浸润,傍晚时分,风吹过战壕边的芦苇,营造出一种沉闷而肃杀的气氛。
颔联"禦侮弓刀利,扬威鼓角雄",则直接赞美战士们的武器装备锋利,军威雄壮,表达了对戍边将士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勇气的赞赏。
颈联"云连淮树暗,月透汉营空",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景象,云雾笼罩着淮河两岸的树木,显得阴郁深沉;而明亮的月光穿透营地,映照出空旷的营区,暗示着寂静与紧张并存。
尾联"捩柂资遐眺,兴衰自古同",诗人借舵手转动船舵远望,寓意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暗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国家的兴盛与衰落始终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地风光,寓含了对戍边将士的敬仰和对历史沉思的情感。
梦儿中、猛唤一声堪惜。
几年来、狂多醉少,不逢些好消息。
又长安、杏花红处,看他人上马颜色。
青草衣袍,黄花颜面,一床寒雨愁空滴。
牛衣冷、笼头布帽。灯影弄馀碧。
三更后、封侯枕上,醒来无迹。
笑人里、平原绝少,那有黄金迎客。
为伊行、冷心温艺,又重把瑶壶共击。
碧碗浇愁,红衫揾泪,鹴裘沽酒陶家甓。
更怜取、歌成五噫,同读还同译。
临邛去、秋雨茂陵,忍添鸾只。
蜡雪初融。正上苑阳回,淑气先通。
霜添衰鬓,兴托归鸿。帝城岁月匆匆。
又时当初度,筵开处、酒绿灯红。
奏清歌,喜嘉平永夜,月满帘栊。
五十年华细数,忆少不如人,意外遭逢。
廿载趋朝,五苗入梦,犀钱绣褓重重。
笑生平卤莽,曾掉臂、蛟窟鼍宫。
漫敲评,无边春色,共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