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城秋日书怀寄朐山孙明府》
《海城秋日书怀寄朐山孙明府》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槐柳蝉声起渡头,海城孤客思悠悠。

青云展志知何日,皓月牵吟又入秋。

鉴里渐生潘岳鬓,风前犹著卜商裘。

鸣琴良宰挥毫士,应笑蹉跎身未酬。

(0)
翻译
槐树柳树下蝉鸣声响起在渡口边,海边孤独的旅人思绪漫无边际。
何时才能实现我青云之志,皎洁的月亮又引我吟诗入秋时。
镜子中渐渐显现潘岳般的斑白鬓发,寒风中依然穿着卜商那样的粗布衣裳。
弹奏琴声的贤能官员挥毫泼墨,他们定会笑我蹉跎岁月,壮志未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独自一人在海边城市的寂寞心情。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槐柳蝉声起渡头”,开篇便以蝉鸣作为背景音响,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情景。槐树和柳树是常见的乡土植物,它们在秋风中摇曳,蝉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海城孤客思悠悠”,诗人以“孤客”自称,表达了他在异地的孤独和心中的无限思绪。这里的“悠悠”不仅形容思绪的悠长,也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青云展志知何日”,诗人仰望那片“青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渴望和不确定性。这里的“展志”意味着展现抱负,但又带有一丝无奈,因为不知道哪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皓月牵吟又入秋”,诗中的时间线索继续延伸,到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下,诗人心中又涌上了一波波的思绪。这里的“牵吟”形容诗人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和复杂,而“又入秋”则让人感受到时间在流逝,季节的更迭带来的无常。

“鉴里渐生潘岳鬓”,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镜中自己日益苍老的发现。这里的“潘岳鬓”指的是头发,暗示了时间在诗人脸上刻画的痕迹,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风前犹著卜商裘”,这一句则是对过去某些记忆或情感的留恋。这里的“卜商裘”可能指的是古代服饰,穿在身上却感觉到秋风的凉意,这里既有温度上的不适,也象征着内心的不安。

“鸣琴良宰挥毫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或是他所仰慕的人物,是一位才华横溢、能够以琴声和书法表达情感的君子。这里的“良宰”指的是德才兼备之人,“挥毫”则表现了这种才能。

最后一句“应笑蹉跎身未酬”,诗人似乎在自嘲,虽然内心有很多不甘平庸、想要施展抱负的想法,但现实情况却是自己还没有能够完全付诸行动。这里的“蹉跎”形容身体上某种不便或是精神上的懊恼,“身未酬”则表达了对自我的不满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旅人在秋天所体验到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无限憧憬。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题张少伊廉访剑女图

击刺之术久不作,猿公越女空传疑。

锦衣玉貌者谁子,攘袖轩眉斯亦奇。

浮尘莽莽自今古,浩劫茫茫未转移。

省识图成心独苦,请君看取几男儿。

(0)

还家杂诗·其一

九服蹙靡骋,我怀良郁陶。

憧憧野马尘,送我乘轮飙。

脩轨一超忽,春光满江皋。

黄花菜根味,紫花地丁膏。

五色蚕豆花,如鸣茧丝劳。

农宗生民始,《击壤》成《咸》《韶》。

谁与饬五材,禾边倚之力。

遂使糜烂战,不恤乾坤焦。

吾里绾吴越,风雨忧飘摇。

有粟无金汤,慢藏盗之招。

经行揆形要,日暮玄云高。

二妃洞庭宅,三姑泖湖居。

娥娥天帝女,应化为㜲姝。

秦帝吞八极,游观戾海隅。

东南天子气,刘项先徵欤。

如何污长水,株累千囚徒。

二妃风湘山,三姑沈柘湖。波涛秦簿令,??头为鱼。

吴楚亡国悲,灵威为宣抒。

邢系出元公,神实周黎余。

泽国春水生,传芭会吴歈。

千秋通肸蚃,三户同喑呜。

我代博士对,用裨枕中书。

(0)

乐毅墓和郑盦

生合奇兵五国来,死犹埋骨傍金台。

能军世尽推骑劫,爱士人惟礼郭隗。

终使客卿沦异地,空传书语感奇才。

望诸莫表将军墓,知为昭王首重回。

(0)

登峨眉·其五

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

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

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

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

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

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

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0)

题翁文恭公家书遗札为孙师郑吏部作

韦平家世燕许笔,文采风流俱第一。

临池洒翰自天性,精能上与颜杨匹。

水镜衡才玉尺量,阴阴桃李在门墙。

君称提瑟升堂者,我亦追随弟子行。

蓬莱浪高引舟处,何期海畔生童桑。

家书乃在岁丁丑,旧学甘盘资启牖。

湖山收身早在念,淡泊岂落疏傅后。

处人骨肉良大难,升沈有数非偶然。

身后易名无溢美,此心皓月当中天。

平生一掬羊昙泪,东城寂寞回车地。

泰山流落只毫芒,后五百年弥珍贵。

(0)

杂诗·其二

利欲中人心,若火始焰焰。

福善祸淫理,衰时或不验。

君子道其常,束身懔圭玷。

父师所提诏,旦明俨昭鉴。

谨微犹恐忽,纵暴安有餍。

彼昏坐不知,吾侪惧天厌。

三复望溪言,顽躯足针砭。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