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转运之南康·其一》
《送张转运之南康·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此去专城又楚都,遥临五岭压三吴。

坐来斋阁江声合,忽傍襜帷岳色孤。

白昼落星寒剑气,清秋石镜满冰壶。

美人欲报琼瑶赋,彭蠡春深雁有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张转运之南康》其一,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南康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南康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

首联“此去专城又楚都,遥临五岭压三吴。”开篇即点明友人将前往的地方,既为楚都,又临近五岭,地处三吴之间,地理位置独特,暗示南康的地理环境壮丽而神秘。

颔联“坐来斋阁江声合,忽傍襜帷岳色孤。”通过斋阁与江声、襜帷与岳色的对比,展现了友人即将离开时的场景,斋阁中传来江水的潺潺声,而友人却只能独自面对岳色的孤独,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颈联“白昼落星寒剑气,清秋石镜满冰壶。”运用象征手法,以“落星”、“寒剑气”、“清秋”、“石镜”、“冰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画面,既表现了南康自然环境的清幽,也暗含了对友人品格高洁的赞美。

尾联“美人欲报琼瑶赋,彭蠡春深雁有无。”以“美人”自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能像古代文人一样,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彭蠡春深雁有无”则借用了雁过留声的典故,寓意友人虽远,但思念之情如同雁过留声,始终伴随着彼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南康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体现了李攀龙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春花先到诗翁家,融和入木生妍华。

攀条不减陇头赠,与我病眼增空花。

轻绡衬雪香未透,月中妃子新来瘦。

意态轻盈总不如,孤芳雅合群花右。

速令解盎倾彫胡,叩门换酒呼长须。

对花剧饮百不问,此身如视秦人臞。

一枝相恼已如许,况及秀发连根株。

春工日夜正剪刻,东邻□好公知无。

会须空腹贮好语,醉中要看云烟书。

(0)

翊善余公挽诗·其二

白发归来一笑同,旧游长忆鲁山东。

松楸地接螺江上,兄弟名联雁塔中。

问舍蜗牛聊老□,□书虿尾不忧穷。

清芬千古无遗恨,空使馀哀入暮风。

(0)

陈氏太君挽诗·其一

淑德嫔贤裔,宜家有令人。

蘋蘩寒更洁,茧绩老犹亲。

月馆虚陶客,云阡失孟邻。

悲风猎丹旐,行路亦沾巾。

(0)

出汴过淮有作

十年犹愧饱侏儒,却到淮山识旧途。

一棹轻于堂上芥,此身闲似水中凫。

受风帆影随南北,弄日云容自有无。

不用乘桴泛沧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0)

偶成·其二

野水旁边不系舟,偶随波浪信沉浮。

如今却向来时路,预买闲塘着狎鸥。

(0)

迎仙道中·其二

壶山孤秀似西山,道上归人洗眼看。

到我西山山有伴,不知谁伴此山闲。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