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如饮酒,酒半当辞去。
环坐式号呼,宁复有佳趣。
二疏昔在汉,抗志黄鹄举。
天子重元寮,储君惜贤傅。
蜚遁竟超然,叹息动行路。
便便夸毗子,登陇左右顾。
进慕钟鼎膻,退邀朋党誉。
白首缨华簪,此岂真急务。
陶公弃五斗,千载符风素。
高车感倾覆,旷语发深悟。
伊余老匹夫,无复羁绁虑。
富贵倘不免,斯理久昭著。
仕宦如饮酒,酒半当辞去。
环坐式号呼,宁复有佳趣。
二疏昔在汉,抗志黄鹄举。
天子重元寮,储君惜贤傅。
蜚遁竟超然,叹息动行路。
便便夸毗子,登陇左右顾。
进慕钟鼎膻,退邀朋党誉。
白首缨华簪,此岂真急务。
陶公弃五斗,千载符风素。
高车感倾覆,旷语发深悟。
伊余老匹夫,无复羁绁虑。
富贵倘不免,斯理久昭著。
这首诗以饮酒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对仕途的看法。开篇“仕宦如饮酒,酒半当辞去”,将官场生涯比作饮酒,半杯时即应离开,暗示了对官场的清醒认识与适时抽身的态度。接着通过“环坐式号呼,宁复有佳趣”表达了官场中人声鼎沸、喧嚣浮躁的景象,与真正的乐趣相去甚远。
“二疏昔在汉,抗志黄鹄举”提到古代的二疏(指西汉时期的疏广、疏受父子),他们高洁的志向如同黄鹄般高飞,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理想。接下来“天子重元寮,储君惜贤傅”则描绘了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与器重,进一步强调了二疏的德才兼备。
“蜚遁竟超然,叹息动行路”描述了二疏最终选择隐退,这一举动让过路的人都为之感叹。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二疏行为的敬佩,也暗含了对官场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便便夸毗子,登陇左右顾”讽刺了那些在官场中阿谀奉承、左右逢源的人,他们追求的是物质的享受和他人的赞誉,而非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进慕钟鼎膻,退邀朋党誉”则揭示了官场中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渴望,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离不开与同僚之间的利益交换与相互利用。
“白首缨华簪,此岂真急务”表达了对那些终其一生追求官位、荣誉,却忽视了真正生活意义的人的质疑。这里“白首”象征着年华老去,“缨华簪”则是官服上的装饰,意味着对权力的执着追求。
“陶公弃五斗,千载符风素”引用了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赞扬了陶渊明坚守自我、不屈从权势的精神,与前文形成对比,凸显了对真性情与高洁品质的推崇。
“高车感倾覆,旷语发深悟”可能是指对历史或现实中的某些事件的感慨,以及从中获得的深刻领悟,强调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思考。
最后“伊余老匹夫,无复羁绁虑”表明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位老者,不再被官场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富贵倘不免,斯理久昭著”则总结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即使面对富贵,也应遵循正确的道理和原则,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真性情和正确价值观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对官场的虚伪与功利进行了批判。
云霞图幛子,山水画屏风。
不应须对许,坐惯青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