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门前送汝行,堪伤十载倚闾情。
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
白发门前送汝行,堪伤十载倚闾情。
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门前为即将远行的僧人送行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首句“白发门前送汝行”,以“白发”这一形象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人年迈的形象,以及对僧人的深厚情感。接着,“堪伤十载倚闾情”,表达了老人对僧人离家多年的思念之情,倚门而望,心中满是忧伤和不舍。
后两句“寒潭有月亲须悟,正好归来唤到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寒潭映月,象征着宁静与深邃,暗示了僧人修行的环境与心境。此处“亲须悟”既指自然界的景象给予僧人的启示,也暗含了老人对僧人修行智慧的期待。最后,“正好归来唤到明”表达了老人对僧人早日归来的期盼,同时也寄托了对僧人未来修行成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亲情与修行之间的深刻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若有人兮山之曲,抚长松兮倚修竹。
乐衡门兮栖迟,临清流兮卜筑。
谢轩冕于当途兮,结隐沦于空谷。
岂无九五之恋穷交兮,一举吾慕乎黄鹄。
唯桐江之潺潺兮,逝昼夜其相续托。
渔钓以终身兮安,所取天下之桎梏。
瞻飞鸿之冥冥兮,听松风之谡谡。
彼神龙之蟠九州兮,岂其与虾鲰而相徵逐。
使凤凰可得而罗兮,又奚异鸡鹜之争饮啄。
邈哉高风留此芳躅,上有许由之耳兮,下有严陵之足。
酌雨露以为浆兮,燃日月以为烛。
汉家宫殿草离离,七里依然烟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