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欲去思踌躇,为爱蓬蒿似隐居。
即使桥边双进履,袖中岂有一编书。
几回欲去思踌躇,为爱蓬蒿似隐居。
即使桥边双进履,袖中岂有一编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佘翔在夏日馆中与友人张以正、吴宗甫相聚的情景。他几度想要离开,却又因馆中的蓬蒿丛生,仿佛隐居之所而犹豫不决。即使在桥边散步,身边有人相伴,诗人也不忘表达自己并未携带任何书籍,暗示他的内心世界可能更倾向于沉思而非世俗的交际。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学问的淡然态度。
蓬莱宫中老仙伯,一首诗堪万人敌。
胡不佩剑趋明光,要试南阳二千石。
南阳异时名帝乡,蘘山菊水秋风香。
民歌召杜向千载,至今遗俗皆农桑。
使君此去殊不恶,坐啸风流有馀乐。
堂前画烛照红妆,席上枯棋响飞雹。
行看玺书下赤墀,旌旗夹道生光辉。
应念斯文要羽翼,归来九万翔天池。
大将呼来若小儿,片言罢去复何疑。
才如颇牧犹遭谮,功似韩彭未免危。
往事几番萋菲织,孤忠惟赖圣明知。
归欤久得山林趣,丹荔青蕉正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