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龙门临伊堂兼呈奉先寺兴公》
《寄题龙门临伊堂兼呈奉先寺兴公》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僧知我思归意,为我临伊创草堂。

闻说绕阶丛巨石,更须当槛植脩篁。

窗间东望乾元刹,门外南趋积庆庄。

便拟半移生计去,不知何似畅师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彦博对龙门临伊堂的向往与憧憬,以及他对于禅宗生活和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联“山僧知我思归意,为我临伊创草堂”,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愿,山中的僧侣理解他的心意,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座草堂,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氛围。

颔联“闻说绕阶丛巨石,更须当槛植脩篁”,描述了草堂周围环境的壮丽与雅致。巨石环绕,修竹挺立,不仅增添了自然的野趣,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颈联“窗间东望乾元刹,门外南趋积庆庄”,进一步展现了草堂的地理位置与周边景观。向东可以远眺乾元刹的庄严,向南则可见积庆庄的繁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对宗教精神的追求,也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关注。

尾联“便拟半移生计去,不知何似畅师房”,表达了诗人想要将一半的生活迁移到此地,与山林为伴,与僧侣为友,过上一种更加自由、宁静的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畅师房的向往,暗示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悽悽行

悽悽重悽悽,恻恻复恻恻。

我愧思旷傍,人谁子思侧。

兴邦在人材,岩穴当物色。

如何清庙器,老死山南北。

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

岂无一得愚,欲献惧非职。

(0)

送苏召叟秀才入蜀效宛陵先生体

士勇赴知己,义重身固轻。

尊公况有命,子得辞此行。

结庐出门去,迢迢过蛮荆。

溯江卜风色,入峡听猿声。

万里一纸书,南寄孤雁征。

山阴在何处,计子难为情。

愿言早来归,邻曲当出迎。

舣舟柯桥市,一榼手自倾。

(0)

饮罢寺门独立有感

一邑无平土,邦人例得穷。

凄凉远嫁妇,憔悴独醒翁。

今古阑干外,悲欢酒盏中。

三巴不摇落,搔首对丹枫。

(0)

吾年过八十二首·其二

八十又过二,自言名放翁。

斧斤遗寿栎,云海寄冥鸿。

酒挂驴鞍侧,诗投药笈中。

灞城逢蓟叟,共语莫匆匆。

(0)

老态

齿如强留客,虽住无久理。

目如新募兵,临敌乌可使。

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

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

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

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

(0)

灯下小酌

江湖双鬓秃,宇宙一身穷。

酒浪摇轻碧,灯花落碎红。

交情元易见,春事半成空。

尚觊身强健,烟畦撷芥菘。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