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得君来,念我忘偪仄。
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
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
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偪仄。
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
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
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时接到友人叔骥父子来信,心中既感欣慰又因他们即将离去而感到惆怅的情感。诗人自谦性格不合时宜,常让朋友感到不满,但对叔骥父子却能和睦相处,没有嫌隙,这让他深感欣慰和感慨。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偪仄",诗人以客居他乡的身份,描绘了收到叔骥父子来信时的惊喜,仿佛暂时忘却了在外的艰难和孤独。“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先行离开的不舍和即将分别的无奈。
"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诗人反思自己的性格,承认自己易惹人不快,常常辜负了朋友的期待。然而,“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诗人对叔骥父子的和谐关系表示赞叹,羡慕他们之间没有隔阂。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性格的自省,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去年河南归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
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
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
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
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
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
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
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