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邸第列储胥,十里朱楼夹道居。
少府金钱浑欲尽,王孙强半食无鱼。
夷门邸第列储胥,十里朱楼夹道居。
少府金钱浑欲尽,王孙强半食无鱼。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京城的繁华景象与社会生活的细腻一面。首句“夷门邸第列储胥”,以“夷门”点出地点,暗示为京城门户之地,邸第林立,储胥(军营)排列,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背景。接着,“十里朱楼夹道居”进一步渲染了京城的富丽堂皇,朱红色的高楼沿着道路两旁延伸,展现出繁华的都市风貌。
后两句“少府金钱浑欲尽,王孙强半食无鱼”,则转而揭示了社会的另一面。少府(官职名,掌管财赋)的钱财似乎即将耗尽,而王孙贵族们的生活却依然奢华,但其中不乏勉强维持、甚至有些拮据的成分,尤其是“食无鱼”这一细节,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通过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京城的繁荣景象,也深刻揭示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与问题,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汨汨衰双鬓,迢迢向两峰。
一尘消未了,万劫入无穷。
昧谷蛟龙雨,玄冥草木风。
自惭增上慢,吁骇问崆峒。
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
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
夜夜抚素琴,恻恻生怨慕。
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处。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
登楼看双星,蜘蛛在楼角。
绵绵腹中丝,求匹不能得。
欢去一何久,欢来一何晏。
来时何所赠,双双云锦段。
桥之筑,人痛哭。桥之崩,人不行。
不行犹自可,痛哭悲杀我。
虬须环卫蟒服尊,谁其坐者鱼朝恩。
砖厂供砖石窝石,役夫一丁钱七百。
五州十县走登登,前后两年方告毕。
沙河桥,千岁牢。渴杀道上人,旱杀田中苗。
愿天不雨水勿高,马蹄踏踏桥土裂,中有役夫膏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