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涧萦回万壑通,草堂真趣许谁同。
天开梧野空尘宇,地接桃源尚古风。
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
主人漫动思归兴,宪节方当惠困穷。
绝涧萦回万壑通,草堂真趣许谁同。
天开梧野空尘宇,地接桃源尚古风。
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
主人漫动思归兴,宪节方当惠困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首联“绝涧萦回万壑通,草堂真趣许谁同”以“绝涧”和“万壑”展现山川的壮丽与幽深,隐居的“草堂”则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似乎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颔联“天开梧野空尘宇,地接桃源尚古风”运用了“梧野”和“桃源”的典故,前者象征着自然的广阔与清静,后者则寓意着理想中的避世之地,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颈联“弦诵窗虚闻月下,渔樵路迥出云中”通过“弦诵”和“渔樵”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书院内学者的勤奋学习和山间百姓的自在生活,月光下的窗户和云雾缭绕的道路,更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美感。尾联“主人漫动思归兴,宪节方当惠困穷”表达了主人虽有归隐之心,但当前的责任和使命在于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南行踰万里,公馆烦造请。
主人怜老病,为卜林庐静。
郊居偶然遂,俗虑尽可屏。
双泉信奇绝,岁久浑泥泞。
稍觉藻荇繁,渐已产蛙黾。
涤除赖众力,倾颓费修整。
幽窦响佩环,平地散林影。
潺潺来枕上,客梦安得永。
邦人日夜汲,携挈杂罂皿。
秋蔬灌百畦,夏稻溉千顷。
端能滴冷泉,那复逊冰井。
使君屏歌吹,政恐煞风景。
我亦惯穷独,客至但煎茗。
门外无俗轨,相对惟独鹤。
短翮虽未全,志已翔寥廓。
轩然避鸡群,不受鹰隼搏。
持以比佳士,洁白诚相若。
笔端生云烟,胸中贮丘壑。
怜君青云姿,胡为滞莲幕。
英豪出草莱,阘茸履台阁。
新诗时有寄,妙语洗烦灼。
种学求根源,意匠无斧凿。
自惭非清流,讼牒困酬酢。
好古虽胆大,去恶愧力弱。
君来破吾颜,商榷尽流略。
高轩挂琴剑,景物如宿约。
遥山倚青冥,远水带城郭。
圆荷已浮花,晚笋亦脱箨。
涓涓风露清,湛湛河汉落。
浊醪有妙理,与子随意酌。
万事付傥来,何必问日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