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来胜侣,多是故乡人。
月过三秋半,情怜万里亲。
风飘梧欲尽,露濯桂仍新。
好友连宵赏,尊醪未厌频。
佳期来胜侣,多是故乡人。
月过三秋半,情怜万里亲。
风飘梧欲尽,露濯桂仍新。
好友连宵赏,尊醪未厌频。
此诗描绘了中秋过后的一场聚会,诗人李孙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佳朋挚友共度良宵的情景。首句“佳期来胜侣,多是故乡人”点明了聚会的背景和参与者,皆为志同道合的故友,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接着,“月过三秋半,情怜万里亲”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深厚的情感,月圆人团圆,虽身处千里之外,但情意相连,如同近在咫尺。
“风飘梧欲尽,露濯桂仍新”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环境,微风吹拂,梧桐叶落,露水滋润下的桂花依然生机勃勃,这样的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持久。最后,“好友连宵赏,尊醪未厌频”表达了聚会的热烈与欢乐,朋友们彻夜畅谈,共享美酒,乐而忘返,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后一场聚会的温馨、高雅与欢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大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
剑南归受贺,太学赋声雄。
山路长江岸,朝阳十月中。
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
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