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
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
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
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
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
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
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
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
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
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
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想象。
"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之笔勾勒出一片宽广的水域,其间波光粼粼,如同怀抱着珍珠般的光泽,给人以深邃神秘之感。
"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 素白的水面如同细腻的绸缎,水中的藕花在阳光下闪耀着圆润的光芒,映衬出水边的曲折之美。
"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 水波轻拍,仿佛能够听到水珠翻滚的声音,而那被太阳照射的波纹,则如同天赐的锦缎,铺展开来。
"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 夜夜星辰似乎与水面上的波光相互辉映,即使在深夜或是清冷的秋季,江岸也不会显得萧瑟和荒凉。
"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 诗人将这片江景比作江妃之美丽,甚至连远行的海上旅客也会因其而忘却身形之累,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无限向往的心情。
"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最后两句,则是对某个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的一种回忆和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某种承诺或协议已经得到实施和传播的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水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比赞赏的心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历史、时光流转的沉思。
东家少妇年十五,嫁得良人出为贾。
经年书到不言归,肯念春闺别离苦。
西邻年少犹空房,红缨白马羽林郎。
眼传芳意已相密,愿作双栖鸳与鸯。
朝闻贾死惊未讣,暮奔已作西家妇。
六亲蒙耻无光辉,方逞妖淫浓态度。
欢情得遂无几时,羽林从征须别离。
欲去翻思畴昔事,叮咛恐亦还家迟。
妾言劝郎郎勿疑,妾今贞守无他为。
可怜妇道真能尽,去后郎心肯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