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严翰林还京》
《送严翰林还京》全文
明 / 徐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

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

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

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

(0)
鉴赏

这首明代徐问所作的《送严翰林还京》诗,以深情厚谊与对友人的关怀为主线,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以“钤山太史”这一典故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如今十年过去,两鬓已添白发,表达了时间流逝、友情不变的主题。这里通过“旧比邻”和“十载思君”的描述,营造出一种久别重逢又不得不分别的氛围,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颔联“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转而赞美友人的才华与成就。通过“词翰早开三殿色”这一夸张的比喻,强调了友人在文坛上的卓越贡献,如同在皇宫殿堂上绽放的花朵,光彩夺目。而“旌旗今发九江春”则以动态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前往九江,如同春风中的旗帜,充满生机与希望。

颈联“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牵挂。诗人想象友人在沙边别离时,心中满是对芳草的怜惜,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的同情。同时,“天外羁愁望紫宸”一句,将友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尾联“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与期待。他希望友人能向京城的知交传达自己的心意,即便面对江城的凋敝与贫困,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情与坚持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成就的赞美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问
朝代:明

常州府武进人,字用中,号养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广平推官。召为刑部主事。出为登州知府,滨海多盗,尽捕之。调临江,修坏堤七十二处。累迁广东左布政使。嘉靖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讨杀父之独山土官蒙钺。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引疾去,卒谥庄裕。有《读书劄记》、《山堂萃稿》。
猜你喜欢

秋日酬周毓庭楚藩幕中寄怀之作二首·其二

王门自有曳裾人,楚客犹称入幕宾。

台上雄风应授简,筵前醴酒定相亲。

奚囊锦字行将满,归箧轻装未是贫。

何处思君歌白露?镜园凉月桂花新。

(0)

咏画眉鸟以双眉白得名

羽衣摇曳百花旁,自写春山作淡妆。

尽洗铅华随虢国,懒持螺黛向张郎。

应怜点额梅花小,颇妒横波柳叶长。

自是啼春情太苦,双蛾先带九秋霜。

(0)

灵谷寺看梅五首·其四

白苧新披若不胜,素娥环佩自盈盈。

妆开半面寒仍敛,笑入微风态更轻。

翠羽有心窥艳蕊,青苔何意待飞英。

还嫌生不临流水,为照冰姿入镜明。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二桃叶渡

渡头风急打回潮,桃叶青青不可招。

远水正怜牛与女,轻舟何用鹊为桥。

烟波往事成今古,云雨当年自暮朝。

最是多情欢会地,离怀回首冷萧萧。

(0)

石枕绳床午梦闲,簿书迎送不相关。

簟纹净滑摇湘水,炉气氤氲起博山。

六载劳薪翻自哂,百年倦鸟亦知还。

夷犹孤棹便疏懒,岂合追随玉笋班。

(0)

题陈母贞烈卷

岁晏孤芳凛自持,柏舟堪俪古人诗。

镜分鸾影彤帏冷,心苦熊丸白发知。

草满青陵飞蛱蝶,水摇班竹映琼枝。

怀清不羡秦王筑,直揭吴山作道碑。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