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力卷鲸海,人物冠麟台。
向来朱邸千字,不省有惊雷。
人似曲江风韵,刚要重来持节,不道玉堂开。
草诏坐扛鼎,琐屑扫尊罍。金错落,貂掩映,玉崔嵬。
看公谈笑,长河千里静氛埃。
散马昼闲榆塞,辫发春趋瑶陛,都出济川才。
老子尚顽健,东阁亦时来。
笔力卷鲸海,人物冠麟台。
向来朱邸千字,不省有惊雷。
人似曲江风韵,刚要重来持节,不道玉堂开。
草诏坐扛鼎,琐屑扫尊罍。金错落,貂掩映,玉崔嵬。
看公谈笑,长河千里静氛埃。
散马昼闲榆塞,辫发春趋瑶陛,都出济川才。
老子尚顽健,东阁亦时来。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水调歌头·席上呈梁次张》,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和赞美友人才华的诗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盛世宴席图。
“笔力卷鲸海”一句,用来形容诗人的文笔如同大海中的巨兽鲸鱼,气势磅磅。"人物冠麟台"则是说人杰地灵,如同神话中祥瑞的麒麟登台,显示了对宴会上嘉宾才华的赞美。
“向来朱邸千字,不省有惊雷”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过去在朱红色的官邸里创作万言文字时,竟不知不觉中有雷声响起,这里的“惊雷”象征着文学上的震撼力和创新精神。
“人似曲江风韵,刚要重来持节”则是说人如同江南水乡的风情,刚好又回到了节制之中,显示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他在艺术上自我节制的能力。
“不道玉堂开”意味着不必多言,因为玉堂(这里可能指宴会的场所)已经开放,准备开始新的诗歌创作或是文学讨论。
后面的“草诏坐扛鼎,琐屑扫尊罍。金错落,貂掩映,玉崔嵬”等句子,通过对宴会上物品的细致描写,如皇帝的诏书、古鼎、尊罍等,展现了宴席上的豪华气派,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些器物的精湛描绘能力。
“看公谈笑,长河千里静氛埃”则是说观看朋友们谈笑风生,就像长河之水平静无波,氛埃(雾气)笼罩着一切,这里的氛埃象征着诗意盎然的氛围。
“散马昼闲榆塞,辫发春趋瑶陛,都出济川才”则是说马儿在早晨悠闲地漫步于榆木成林的地方,而发髻(辫发)却像春天一般轻快地奔向镶嵌着美玉的台阶,这些都是对“济川才子”的赞誉,显示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的高度评价。
最后,“老子尚顽健,东阁亦时来”表达的是即使年事已高,但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活跃的精神状态,而“东阁”则可能是宴会的地点,"亦时来"意味着诗人也经常光顾此地。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上各种物象和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才华以及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彩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
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
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
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
扁舟乍可夷犹。
一镜平湖,数点轻鸥。
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
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
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梅与月兮,问雪香秋影,几度黄昏。
相逢惊诧,*尽京洛缁尘。
空山耿耿,镇无言、色笑相亲。
应顿悟、风前笛里,三生石上精魂。
一自心盟重订,便神交契合,随寓吾真。
萧然水边林下,□□□□。
□□□□,炯清辉、冠玉风神。
应酷似,家传清白,□□正献前身。
朱户黏鸡,钿钗簇燕,恰颁三日王春。
记得当年佳梦,始绂祥麟。
杜陵天近衣冠盛,谢庭春暖薰兰馨。
人争羡,青鬓未饶,恩袍草色光凝。
佳音须侧耳听。
报取日下蜚声。
蚕纸涂鸦,天上宝墨犹新。
蛰雷先奋三冬暖,便风终快九霄鹏。
君须念,早晚小儒,终期一报平津。
任东风老去,吹不断,泪盈盈。
记春浅春深,春寒春暖,春雨春晴。
都来杀诗人兴,更落花、无定挽春情。
芳草犹迷舞蝶,绿杨空语流莺。
玄霜着意捣初成。
回首失云英。
但如醉如痴,如狂如舞,如梦如惊。
香魂只今迷恋,问真仙、消息最分明。
后夜相逢何处,清风明月蓬瀛。
望斜杨袅翠,帘试卷,小红楼。
想鸾佩敲琼,鸾妆沁粉,越样风流。
吟怀自怜豪健,洒云笺、醉里度春愁。
有唱还应有和,纤纤玉映银钩。
犀心一点暗相投。
好事莫悠悠。
便有约寻芳,蜂媒才到,蝶使重游。
梅花故园憔悴,揖东风、让与杏梢头。
况是梅花无语,杏花好好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