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中杂感五首·其四共和》
《乱中杂感五首·其四共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0)
鉴赏

此诗《乱中杂感五首(其四)共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以历史典故为引,探讨了权力更迭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开篇即以周朝的历史为背景,指出周朝的建立始于周公和召公的合作,而周厉王的暴政则导致了国家的动荡。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道德缺失的批判。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接着,诗人描述了太子之死,以及召公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召公的“意良厚”可能意味着他对待此事的仁慈与深思熟虑,体现了他对道德和公正的坚持。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这一句描绘了周王在逃亡期间,周公和召公作为留守者的角色,他们承担起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展现了忠诚与担当。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最后,诗人通过反问句,将那些贪婪乱政的人与周公、召公的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无视纲常、践踏道德之人,如同将道德准则视为无足轻重的草狗一般。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道德、责任和秩序的重视,以及对权力滥用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东西门行

广津寒欲歇,联樯密缆收。

六高匝近岫,江阔少方舟。

饯泪留神眷,离欷切私俦。

伫变齐儿俗,当传楚献囚。

徒然颁并命,只恧思如抽。

(0)

朱鹭

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

犹持畏罗缴,未得异凫鹥。

闻君爱白雉,兼因重碧鸡。

未能声似凤,聊变色如圭。

愿识昆明路,乘流饮复栖。

(0)

敬赠萧咨议诗

璇源派水,玉树分柯。投殷于宋,佐汉而酂。

九畴攸叙,一画载歌。象贤弈叶,衮服逶迤。

自兹以降,朝端国右。鸣玉在腰,纳言加首。

有钟有石,无凋无朽。令问令望,如琼如玖。

相门出相,德门有德。弱冠登朝,淑问玄塞。

弱冠伊何,有典有则。淑问伊何,自南自北。

五芝秀草,八桂嘉树。五马骋涂,八龙游雾。

彼令兄弟,方之有裕。并列大夫,登高而赋。

受言载笔,遂典群流。天禄不校,白兽未仇。

申辕风雅,邹郯春秋。彝文不斁,职此之由。

帝念师旅,诏参帷慕。对曰戎车,未之先学。

归陈俎豆,拂衣行乐。容止可观,卷舒可度。

千乘之后,好道轼闾。开府之日,有弓有舆。

久勤引领,独下辟书。鸣笳启路,托乘后车。

枚叟上书,吴王弗纳。夫君正谏,直道难合。

有伐问仁,阳狂不答。乃蒙矢刃,永离噂?。

退食自公,多历年所。思归养素,豫闻斯语。

终日下帷,情非待举。如蘧如惠,此出此处。

吾人下走,国士见知。同游宛洛,并泛涟漪。

轻萝易动,遂别芳枝。蹈之不足,托此差池。

(0)

懊侬歌十四首·其二

江中白布帆,乌布礼中帷。

潭如陌上鼓,许是侬欢归。

(0)

桃叶歌三首·其三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0)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

念爱情慊慊,倾倒无所惜。

重帘持自鄣,谁知许厚薄。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