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此诗《乱中杂感五首(其四)共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以历史典故为引,探讨了权力更迭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开篇即以周朝的历史为背景,指出周朝的建立始于周公和召公的合作,而周厉王的暴政则导致了国家的动荡。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道德缺失的批判。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接着,诗人描述了太子之死,以及召公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召公的“意良厚”可能意味着他对待此事的仁慈与深思熟虑,体现了他对道德和公正的坚持。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这一句描绘了周王在逃亡期间,周公和召公作为留守者的角色,他们承担起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展现了忠诚与担当。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 最后,诗人通过反问句,将那些贪婪乱政的人与周公、召公的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批评了那些无视纲常、践踏道德之人,如同将道德准则视为无足轻重的草狗一般。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道德、责任和秩序的重视,以及对权力滥用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璇源派水,玉树分柯。投殷于宋,佐汉而酂。
九畴攸叙,一画载歌。象贤弈叶,衮服逶迤。
自兹以降,朝端国右。鸣玉在腰,纳言加首。
有钟有石,无凋无朽。令问令望,如琼如玖。
相门出相,德门有德。弱冠登朝,淑问玄塞。
弱冠伊何,有典有则。淑问伊何,自南自北。
五芝秀草,八桂嘉树。五马骋涂,八龙游雾。
彼令兄弟,方之有裕。并列大夫,登高而赋。
受言载笔,遂典群流。天禄不校,白兽未仇。
申辕风雅,邹郯春秋。彝文不斁,职此之由。
帝念师旅,诏参帷慕。对曰戎车,未之先学。
归陈俎豆,拂衣行乐。容止可观,卷舒可度。
千乘之后,好道轼闾。开府之日,有弓有舆。
久勤引领,独下辟书。鸣笳启路,托乘后车。
枚叟上书,吴王弗纳。夫君正谏,直道难合。
有伐问仁,阳狂不答。乃蒙矢刃,永离噂?。
退食自公,多历年所。思归养素,豫闻斯语。
终日下帷,情非待举。如蘧如惠,此出此处。
吾人下走,国士见知。同游宛洛,并泛涟漪。
轻萝易动,遂别芳枝。蹈之不足,托此差池。
《敬赠萧咨议诗》【南北朝·虞羲】璇源派水,玉树分柯。投殷于宋,佐汉而酂。九畴攸叙,一画载歌。象贤弈叶,衮服逶迤。自兹以降,朝端国右。鸣玉在腰,纳言加首。有钟有石,无凋无朽。令问令望,如琼如玖。相门出相,德门有德。弱冠登朝,淑问玄塞。弱冠伊何,有典有则。淑问伊何,自南自北。五芝秀草,八桂嘉树。五马骋涂,八龙游雾。彼令兄弟,方之有裕。并列大夫,登高而赋。受言载笔,遂典群流。天禄不校,白兽未仇。申辕风雅,邹郯春秋。彝文不斁,职此之由。帝念师旅,诏参帷慕。对曰戎车,未之先学。归陈俎豆,拂衣行乐。容止可观,卷舒可度。千乘之后,好道轼闾。开府之日,有弓有舆。久勤引领,独下辟书。鸣笳启路,托乘后车。枚叟上书,吴王弗纳。夫君正谏,直道难合。有伐问仁,阳狂不答。乃蒙矢刃,永离噂?。退食自公,多历年所。思归养素,豫闻斯语。终日下帷,情非待举。如蘧如惠,此出此处。吾人下走,国士见知。同游宛洛,并泛涟漪。轻萝易动,遂别芳枝。蹈之不足,托此差池。
https://shici.929r.com/shici/yCjzb36IG6.html